存货发生减值是因为()A、采用先进先出法B、采用后进先出法C、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D、可变现净值高于账面价值

题目

存货发生减值是因为()

  • A、采用先进先出法
  • B、采用后进先出法
  • C、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
  • D、可变现净值高于账面价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物价持续上涨,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月末存货的价值,将大于采用后进先出法时月末存货的价值。 ( )


正确答案:√
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发出存货如果采用“先进先出法”,会使发出的存货成本较低,月末库存存货的价值较大;如果采用“后进先出法”,会使发出的存货成本较高。月末库存存货的价值较小。因而月末存货的价值采用“先进先出法”要大于采用“后进先出法”

第2题:

(2019年)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存货减值的相关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当一并结转
B.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期末账面价值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C.资产负债表日,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D.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期末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账面价值计量

答案:A,C
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选项 BD错误。

第3题:

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是( )。

A.可变现净值

B.先进先出法

C.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D.实际成本


正确答案:C

第4题:

资产发生减值时,企业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变现净值。

A

B



第5题:

某企业有 W、Y 两大类存货,W 类存货包括甲、乙两种存货,Y 类存货包括丙、丁两种存货,期末 W 类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28 000 元和 26 000 元,Y 类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36 000 元和 39 000元,甲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16 000 元和 12 000 元,乙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12 000 元和14 000 元,丙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26 000 元和 29 800 元,丁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10 000元和 9 200 元。上述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单项比较法确定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59200元
B.分类比较法确定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62000元
C.总额比较法确定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64000元
D.总额比较法确定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67000元

答案:A,B,C
解析:
存货期末减值,可以按照类别计提,也可以按单项存货分别计提,按照单项存货计提,期末存货账面价值=12000+12000+26000+9200=59200(元),选项 A 正确;分类计提反映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26000+36000=62000(元),选项 B 正确;按总额法确定的期末账面价值为 64000(元),选项 C 正确。

第6题:

下列项目中,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 )。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D.移动加权平均法


正确答案:ABD

第7题: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因素消失,应将存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存货可变现净值的金额。(  )


答案:错
解析:
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即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后,存货的账面价值不能高于原存货的成本。

第8题:

下列存货计价方法中,不以实际成本计价为基础的是( )。

A.先进先出法

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C.移动加权平均法

D.后进先出法


正确答案:B
解析:成本与可变现净指孰低法对期末存货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

第9题: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

A可变现净值

B可收回金额

C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D公允价值


B

第10题: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这体现了()。

  • A、后进先出法
  • B、先进先出法
  • C、稳健性原则
  • D、配比原则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