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说明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

题目

分析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说明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分析我国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取向。


参考答案:一、要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问题
2019年四个季度,我国GDP增长率依次为6.4%、6.2%、6%、6%,这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结束高增长之后,经济增速适度下降是合理和积极的表现,但绝不能持续不断地下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当经济增速较大地偏离均衡增长水平后,会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内生性下行压力,经济增长会进入加速下降的螺旋。随着经济增长率下降,企业、居民、政府财政的收入增速都出现了大体同步的下降;随着各方面收入增速下降,相关的投资、消费需求增速也出现下降。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提高是一个例外,这也体现了政府所独具的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能力。
这些数据内在联系的系统性变化特点表明,经济内生性的下行压力确实在积累和增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引起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是需求紧缩不断加强
我国经济增长率自2010年以后总体呈持续下降态势。2010年~2018年,GDP增速从10.6%下降到6.6%。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导致经济增速下降的基本原因是需求的持续收缩。2010年,我国出口较上年增长31.3%,2016年下降到-7.7%;受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明朗的影响,2017年~2018年出口增速明显回升;但在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下,2019年前11个月,出口同比增速又降低到-0.3%。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增长18.3%,2018年降低到9%,2019年前11个月又降低到8%。无论内需还是外需,其增速均有大幅度下降。这必然会约束生产,导致供给水平持续下降,经济增速持续下降。
三、着力扩大内需,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决胜全面小康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完善和强化“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第2题:

2009年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国家()

  • A、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 B、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 C、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 D、运用计划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正确答案:A

第3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A.资源开发,经济收益,经济稳定,政府的宏观调控

B.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经济稳定,政府的宏观调控

C.充分就业,资源开发,经济稳定,政府的宏观调控

D.充分就业,资源开发,经济收益,政府的宏观调控


正确答案:B

第4题:

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正确答案: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5题:

依据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宏观调控政策,这体现的唯物论观点是()

  • A、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D、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正确答案:C

第6题: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应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来实施宏观调控的。


答案:
解析:
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形势下采取不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趋向过热时,采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减少 货币供应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2分)
当经济呈现 下滑风险和CPI指数有所下降而仍处高位时,政府对税收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和信贷规模、信贷方向等作了适时的调整,以实现保增长和控物价。(2分)
当物价回落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时,政府采取了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提高就业水平,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样的政策选择与组合以及调控政策的适时转变,体现了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前瞻性、及时性和灵活性。(2分)
【命题依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重要体现。2008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我国经济自2003年进人新一轮上升期,经济增长速度每年超过两位数增长。然而进人2008年,我国经济出现回落,经济增长放缓,物价回落。这“起一落既是我国经济周期性特征的表现,更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关于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理解和应用。
(2)通过国家统计局关于CPI和PPI的数据和财政部网站、新浪财经网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概括考査我国现今的宏观调控政策,本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3)回答本题采用说理分析法,第一问主要是根据材料回答我国2008年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磨因,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认真看材料1中的图表以及图表下面的说明,首先明白CPI和PPI的含义,然后根据图表中曲线的变化来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问题。第二问主要是回答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这个问题可以根据材料2来回答我国政府针对经济领域的变化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7题:

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1) 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产业政策,控制总量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
(2) 运用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和价格政策,调控和引导公司行为;
(3) 根据产业政策和规模经济要求,引导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4) 建立和完善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企业劳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成本制度、会计制度、
收益分配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制定考核企业的经济指标体系,逐步将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性收入纳入成本管理;
(5) 推进技术进步,开展技术和业务培训,为企业决策和经营活动提供信息、咨询。

第8题:

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


参考答案(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人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
  业和国民收人的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2)财政制度包括财政收人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的规定。
  第一,财政收人最主要的来源是税收,其次是公债。
  第二,财政支出主要是各级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3)财政政策的运用:
  在经济萧条、总需求不足时,政府要扩大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增加军费开支,修筑高等级公路,建立新的福利设施,减少税收等,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相
  反,在经济繁荣、总需求过大时,政府则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数量,比如推迟某些军事科
  研,压缩或缓建一批公共工程,提高税率,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以便压缩总需求,缓和通货膨
  胀的压力。
  联系实际部分。

第9题:

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


正确答案: (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2)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增加就业。
第三,稳定物价。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经济调控主要目标的实现的途径
①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
第一,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只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了,宏观经济才能正常进行,经济增长才能顺利实现。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超过社会总供给,出现商品普遍供不应求、物价全面上涨,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就是抑制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并适当减少出口,同时鼓励增加供给,适当增加进口;如果社会总供给明显超过总需求,出现商品积压、生产下降、物价下降、失业增加,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刺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增加,并鼓励增加出口,同时适当控制供给增加,减少进口。
②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只有经济快速增长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才有加快发展的可能,对劳动力的需求才可能有较快的增加。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经济增长率确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就是增加就业量。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回收小城镇建设。
③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度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④采取适当措施调节国际收支,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措施主要有: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运用外汇储备,引进外资,必要时还可以动用黄金,让本国货币贬值。

第10题:

简述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对房地产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正确答案: 运用货币政策对房地产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核心是控制投入到房地产业上的货币供应量:
一是控制货币投放量,以保证货币供应适应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控制房地产业的投资规模,使房地产市场供给量与需求量达到动态平衡;
三是控制房地产信贷总规模,使之既能满足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资金需求,又能防止过度膨胀,确保信贷平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