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穆勒研究了国际价值的决定问题,提出了()。A、国际需求方程式B、绝对优势原理C、供给方程式D、比较优势原理

题目

约翰·穆勒研究了国际价值的决定问题,提出了()。

  • A、国际需求方程式
  • B、绝对优势原理
  • C、供给方程式
  • D、比较优势原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金融互换的套利运用的是( )。

A、比较劣势原理
B、比较优势原理
C、绝对优势原理
D、绝对劣势原理

答案:B
解析:
金融互换的套利运用的是比较优势原理。

第2题:

家庭内部分工决策适用( )原理。

A.比较优势原理
B.绝对优势原理
C.绝对差异原理
D.比较差异原理

答案:A
解析:
家庭生产理论把家庭的可支配时间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市场工作时间,另一类是家庭生产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一家庭内部分工决策适用于比较优势原理,即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当去从事生产率相对效率最高或最擅长的那种时间利用方式。

第3题:

约•斯•穆勒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

A.绝对优势论

B.比较优势论

C.国际需求方程式

D.国际分工论


参考答案:C

第4题:

简述约翰·穆勒的国际价值理论。


正确答案: 穆勒赞同李嘉图的自由贸易和比较成本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价值和国际价值规律的理论。这是他对经济分析作出的最重要的原创性贡献之一。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没有揭示贸易所得在贸易国家间如何分配。穆勒说明,实际的实物贸易条件不仅取决于国内成本,还取决于需求的类型。更具体地,国际交换的条件取决于国外对每种产品的需求能力和弹性。
他首先指出,一件进口商品的价值,就是用来支付它的出口商品的价值。一个国家能够卖到国外的商品构成了它用于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的收入。因此,可供出口商品的供给可以被认为对进口的需求,穆勒称之为“交互需求”。他用产品成本的相对差别为商品的国际交换价值确定了上下限:如果英国制造10码棉布和15码亚麻布的成本一样,与在德国制造20码亚麻布的成本相同,则两国贸易条件的范围就限定在用10码棉布交换15至20码亚麻布。
如果一国出口品生产效率提高了,贸易利得将如何在两国之间作分配呢?要看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若其富有弹性,则出口国将会得到生产效率提高的绝大部分好处;若其缺乏弹性,则进口国得到绝大部分的利益。

第5题: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及其学生俄林提出的H-O定理认为()

  • A、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产品生产的绝对优势
  • B、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产品生产的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
  • C、商品的国际交换价值由国际交换比例决定,国际交换比例又由国际需求方程决定
  • D、国际贸易的产生是由于各国的资源禀赋和不同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正确答案:D

第6题:

金融互换的套利运用的是()。

A.比较劣势原理
B.比较优势原理
C.绝对优势原理
D.绝对劣势原理

答案:B
解析:
金融互换的套利运用的是比较优势原理。

第7题:

()相互需求原理可以一般地解释国际交换比例的确定。

  • A、萨缪尔森
  • B、约翰•穆勒
  • C、亚当斯密
  • D、李嘉图

正确答案:B

第8题:

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方面,李嘉图坚持()

A.绝对优势原理

B.比较优势原理

C.后发优势原理

D.绝对差额原理


参考答案:B

第9题:

简述约翰 . 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正确答案: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相互需求原理,并以此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价的确定。
穆勒首先假定:两国所投入的生产成本相同,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有差异。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国家间商品交换的比价是由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决定的。按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进行推论,两国间进行商品交换的比价存在着一定的界限,即应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而在此交换比价界限范围内应如何来确定具体在哪一个价位点上双方进行交换,李嘉图并未予以说明。穆勒经研究认为,在由比较成本所决定的国际交换比价界限内,两国间具体的交换比率是由两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的。如果英国对德国生产的B产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德国对英国生产的A产品的需求强度,则在双方相互需求达到均衡时(即一国输出的产品数量,恰好等于另一国输入产品的数量)所形成的交换比价,就更接近于英国国内的交换比价。相反,如果德国对英国生产的产品A的需求强度超过英国对德国生产的产品B的需求强度,则在双方相互需求达到平衡时所形成的交换比价,就更接近于德国国内的交换比价。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还说明,由于两国对彼此商品相互需求的强度不一样,由此确定的均衡交换比价或贸易条件对这两个国家的有利程度也不一样。如果一个国家以它的产品和另一个国家进行交换,它对另一个国家产品的需求和另一个国家对它的产品需求的数量及需求增加的程度比较,外国对其商品的需求越是超过它对外国商品的需求,贸易条件就越是对它有利,贸易条件也就越接近外国国内的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价,也就是说它的一定数量的商品就可以换回更多的外国商品。

第10题:

最早研究国际分工理论和提出绝对优势理论的是()。

  • A、卡尔·马克思
  • B、约翰·穆勒
  • C、大卫·李嘉图
  • D、亚当•斯密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