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题目

简述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是以()为基础。

A:中央银行利率
B:金融机构利率
C:市场利率
D:法定利率

答案:A
解析:
按利率的结构划分,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是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金融机构利率为主体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体系。

第2题:

什么是会计的法规和制度?简述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体系的组成内容。


正确答案:会计的法规和制度是组织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是经济法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4个层次的内容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其他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制度。

第3题:

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是( )。

A.中国人民银行

B.国有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


正确答案:A

第4题:

简述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新中国金融体系的诞生以1948年12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为标志。新时期金融机构的改革以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职能为重大转折。
我国现以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它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等几大类,其中商业银行占有重要地位。

第5题:

简述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管理手段)


正确答案: 管理模式: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主要特点是通过计划管理和行政命令对对外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使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外贸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建立。十四大召开前,主要特点是:通过计划、行政措施、法律法规、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调节和控制对外贸易活动的外贸宏观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十四大召开后,我国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改革和调整的目标是转变外贸宏观管理职能,建立以法律手段为基础、以经济调节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
管理手段:
(1)法制手段: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中国外贸宏观管理的其他法律和法规;
(2)经济调节手段:汇率与汇率制度、对外贸易税收和税收制度、进出口信贷制度;
(3)行政手段:外贸经营权管理、进出口配额管理、进出口许可证管理、海关管理、进出口外汇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进出口商品原产地管理。

第6题:

以下属于我国现行利率体系的有()。

A:中央银行利率
B:贷款利率
C:金融机构利率
D:存款利率
E:市场利率

答案:A,B,C,D,E
解析:
按利率的结构划分,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是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金融机构利率为主体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体系。BD两项属于金融机构利率。

第7题:

简述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


正确答案: 我国的养老保险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个部分(或层次)组成。
基本养老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国外称为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第8题:

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是()。

A:中国人民银行
B:国有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

答案:A
解析: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是我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第9题:

简述中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概况。


正确答案:目前中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存款类金融机构,二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并以存款类金融机构为主体。
1.存款类金融机构分为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两部分。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财务公司。
2.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保险机构、证券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和其它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10题:

简述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体系


正确答案:1、原国有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合称四大专业银行,1986年恢复的中国交通银行也可以属于这一群体,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有专业银行经历了跨专业经营、政策性业务的剥离、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制度改革,成为具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商业银行;
2、股份制银行:特指改革开放以后以地方政府或者企业为主体投资设立的股份制银行,前者又称为地方性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已经关闭的海南发展银行,后者如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
3、城市商业银行:如绍兴市商业银行,它们的前身为城市信用社,这是1978年以后建立的集体所有制金融机构,由集体所有制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入股设立,主要为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办理信贷和一定范围内的结算业务,以及个人储蓄业务、代办保险服务。1995年后,城市信用社整合改制为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其投资主体为地方财政和企事业单位,同时也吸收了部分自然人入股,2007年,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先后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
4、外资银行:包括外资法人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分行;
5、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中国邮政储金汇业局转型而来,以存款额计,位列工、农、中、建四大行之后,已成为我国的第五大商业银行。我国于1986年恢复邮政储蓄,其吸收的存款原先都存入中央银行,近年来逐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始办理大额协议存款、银团贷款以及小额信贷等业务;
6、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地区性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