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艺术敏感及其特征。
第1题:
简述“波普艺术”来源及其本质特征。
波普艺术起源于英国,POP来源于英语“大众化”(Popular)。波普艺术主张艺术反映生活,把生活中最常见、最流行、最熟为人知的物品搬进画面中来,并用最普通、最流行、最熟为人知的方式加以表现,其主张是建立在现代社会工业化产品的普及和无孔不入。它与传统艺术观念完全不同,以极其庸俗化的新奇、古怪的“艺术”形式表达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反叛和某种象征意味。它的思想根源来自美国的大众文化,比如好莱坞电影、摇滚音乐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与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都市的环境和民众的流行文化给艺术家提供借以进行构思创作的体验。他们极力追求色彩艳俗、形式不规则、构思新奇、独特刺激、大众化口味。1956年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的《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反映了波普艺术的特征。
本质特征:一、设计与创作题材都直接取材于充分商业化的日常世界,是商业主义的。二、设计作品的形象间接取自于日常生活物品,采用生活中俗文化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三、设计风格基本上接纳商业性艺术的直接效果:机械的、冷漠的、简化的、轻率的、逗乐的和引人注目的色彩。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时代气息。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艺术敏感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特征:可以归纳为朦胧性、突发性和能动性。它是朦胧的意象的雏形,还未形成完整的意象;它是突发的,似乎从天而降,所以难以把握;它不只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感受能力,更是主体对客体的赋予能力,艺术家凭借先在的文化心理结构能动地感受对象。
略
第5题:
第6题:
简述艺术风格及其特征。
第7题:
第8题:
简述哥特式艺术及其影响下的服装形态与特征?为什么说哥特式服装是由古代向近代跨越的重要转折点?
1、哥特式服装受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在强化和夸张立体感的同时十分强调整体的修长效果。高高的圆锥形冒顶,尖头形长长的鞋子,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状等锐角的感觉,与哥特式建筑尖顶外观如出一辙。2、服装色彩和图案出现不对称的设计风格和各种装饰。这种织物和装饰表现出的富有光泽和鲜明的色调又与教堂中的彩色玻璃一脉相通。13世纪,受建筑风格的影响,衣服的裁剪方法上出现了新的突破:新的裁剪方法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去掉了胸腰之差的多余部分。从袖根到下摆,在侧面加进数条毽子板一样的三角布,这些不规则的三角布之间,在腰身处形成了许多菱形空间,这就是现在衣服上的“省”。这样就构成一个过去的衣片上所不曾有过的侧面。正是由于这个侧面的形成,才把衣服的裁剪方法上从古代平面二维空间构成的宽衣那里彻底分离出来,确立了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基础。而且,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西方的衣服和东方的衣服在构成形式和构成观念上彻底分道扬镳。也就是说,无论从纵向(古代到近代),还是从横向(东方和西方),衣服构成上的分水岭都在这里。艺术带来了光明而美丽的色彩,另一方面,又使人们沦为服装的奴隶。
第9题:
第10题:
简述艺术敏感及其特征。
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1)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
2)这种敏感似乎从天而降,莫名其妙,艺术家根本没有察觉到他受了什么触动,就突然具有了某种冲动;
3)艺术敏感不仅是艺术意象创造的一种启动,同时还为艺术家意象创造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4)艺术敏感不只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感受能力,更是主体对客体的赋予能力。
5)除了艺术家天生的多愁善感的心理生理物质外,还有长期的艺术修养对艺术敏感的培育。总之,艺术敏感是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和起点,它是艺术家生产意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