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红与黑》体现的是()的冲突;《麦克白》体现的是()的冲突。
查看答案
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理论基础的哲学出发点是()。A、真正的人B、从事实际活动的人C、有意识的人D、想象的人
问题:席勒式
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首先揭示了()。A、凡是劳动都能创造美B、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C、所有劳动都体现了美的规律D、一切人类实践活动都可以创造美
问题:片断理解:“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问题:把()视为人道主义的逻辑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关键所在。
问题:列宁认为,托尔斯泰主义的历史终点是()。A、1905年B、1861年C、1917年十月革命D、1917年的二月革命
问题:弗洛伊德提出的三种原则——本我(libido快乐原则)、()、超我(superego道德原则)
问题:自然人化
问题:恩格斯如何评价歌德?
问题:邓小平是怎样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
问题: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界)
问题:阿多诺关于文化研究的著名论著是《()》(1938年);本雅明关于文化研究的著名论著是《()》(1936年)。
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学语言的要求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以语言的音乐性作为判断文学作品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问题:简诉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对文化专制舆论的批判。
问题:“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将()的消极内容与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混为一团”而构成的思辨哲学。
问题:人的生产与动物生产有什么区别?
问题:《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发表于()。A、1917年B、1924年C、1905年D、1910年
问题:“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区别是什么?(或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要提倡“莎士比亚化"而反对“席勒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