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论述《考工记》设计学思想。

题目

简要论述《考工记》设计学思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阴阳五行”的道器统一观。是说各种事物现象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关系。
2、“天人合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天时”、“地气”指的是自然方面的客观因素,“才美”、“工巧”则强调的是主体和主观因素。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工艺制作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并认为自然规律可以制约设计的优劣。
3、“制器尚象”。《周易》中就已提到“制器尚象”,主张把有形之器与卦象等抽象符号联系起来,运用象征手法表现抽象的“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1)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①学制与学年。学制上,《学记》以托古改制的方法提出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学影响很大。学年上,《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五级、九年。第一、三、五、七学年毕,共四级为一段,七年完成,谓之“小成”;第九学年毕为第二段,合格后,谓之“大成”。这是古代年级制的萌芽。②视学与考试。视学上,《学记》十分重视大学开学和入学教育,把它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开学之日,天子亲率百官参加开学典礼,祭祀“先圣先师”,还定期视察学宫,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新生入学要重视训诫仪式,明确为从政而学习。考试上,每隔一年考查一次成绩,考查内容包括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行,不同年级要求不同。“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其中,一、三、五、七、九,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阅读能力能否分析章句,品德方面是否确立了高尚的志向)“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视论学取友”(小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学术上融会贯通,志向上坚定不移,这是“大成”)。整个考试制度体现了循序渐进、德智并重的特点。(2)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①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要求事先预计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治措施。②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教育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③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指学习内容要有先后顺序,要求教师要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和逻辑结构来施教。④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相互切磋研究,共同提高,既要专心学习,又能融入集体。⑤长善救失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师应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倾向,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⑥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⑦藏息相辅原则:“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⑧教学相长原则:“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本意并非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仅指教这一方以教为学,后人引申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3)教育教学方法。《学记》对一些教学方法也有精当的阐述。①讲解法:讲解应当“约而达”(语言简约而意思通达),“微而臧”(义理微妙而说得精善),“罕譬而喻”(举少量典型的例证而使道理明白易晓)。②问答法:教师的提问应先易简,后难坚,循着问题的内在逻辑;而答问则应随其所问,有针对性地作答,恰如其分,适可而止,无过与不及。③练习法:根据学习的内容,来安排必要的练习,练习需要有规范,并且应逐步地进行。(4)论教师。《学记》十分强调尊师,要求形成社会普遍的尊师风气。首先,社会上每个人,从君到民都是由教师教出来的,尤其是以教育为治术就离不开好老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其次,“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为师、为长、为君是一个逻辑过程,为师实际上成为为君的一种素质、一项使命。《学记》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如上述种种教学原则与方法,此外还有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教学相长”。《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第2题:

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育学的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 C、《学记》
  • D、《论语》

正确答案:B

第3题:

《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关于中国古代王城形制,体现的是()。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佛家思想


参考答案:C

第4题:

“择中”思想见于《周礼考工记》一书,其中的“国”指()。


正确答案:城池

第5题:

中国古代的《()》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

  • A、《考工记》
  • B、《园冶》
  • C、《天工开物》
  • D、《营造法式》

正确答案:A

第6题:

《考工记》主要设计观点是()

  • A、天有时
  • B、地有气
  • C、人有理
  • D、工有巧
  • E、材有美

正确答案:A,B,D,E

第7题:

中国古代的《()》和古罗马老普林尼(PlinitheElder)的《()》,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

  • A、《考工记》;《美的分析》
  • B、《考工记》;《园冶》
  • C、《天工开物》;《营造法式》
  • D、《考工记》;《博物志》

正确答案:D

第8题:

结合本专业,谈谈《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可以为良的设计思想?


参考答案:

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合适的气候,加上材料的精美,工艺的精巧,有了这四项条件,就可以做出好的设计作品。其关键在于“合”,它既表明要制作出优美精良的器物,“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更意在强调工艺创造不是纯主观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必须首先与“天”合,即合乎“天时”、“地气”,做到以遵循和顺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规律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制宜,最终实现“天工”与“人工”的水乳交融,从而体现出天人合一、主客融通的理想审美境界以及人与自然亲近友好、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


第9题:

我国最早关于车的设计手册是()。

  • A、诗经
  • B、考工记
  • C、左传
  • D、尚书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请简要列举(至少3)我国古代朴素的运筹学思想,并论述其间的运筹学原理。


正确答案: (1)孙子兵法与运筹学思想。《孙子兵法》在表达军事思想的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运筹学思想------军事运筹学。孙武在《孙子兵法》中灵活运用整体性原则研究军事问题,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谋划战争,运用优化原则进行科学决策。
(2)田忌赛马。战国时期的“田忌赛马”是运筹思想的一次完美应用。整个赛马过程中,孙膑巧妙地运用了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博弈论。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指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通过博弈论的思想,孙膑指出用本方的下马对齐王的上马,用本方的上马对齐王的中马,用本方的中马对齐王的下马。最终以一负两胜取胜。孙膑成功地将本方劣势转为优势,赢得了比赛。
(3)围魏救赵。魏国攻打赵国,赵国求救于齐。孙膑指出应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之际,发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伪军弃赵回救。最终这一战略取得了胜利。其中的战略思想,妙在善于调动第二年。调动敌人的要诀,在于“攻其所必救”。这充分体现了如何策划兵力,选择最佳时间、地点,趋利避害,集中优势兵力以弱克强的运筹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