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与海水鱼比较,淡水鱼的特点是()

题目

淡水鱼与海水鱼比较,淡水鱼的特点是()

  • A、体液渗透压与外环境相同
  • B、肾小球缺乏
  • C、肾的重吸收作用弱
  • D、小体数目多
  • E、小管液中含有大量无机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淡水鱼和海水鱼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正确答案: (1)亚油酸、亚麻酸在海水鱼类中不具有EFA的效果,二十碳以上的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才是海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
(2)淡水鱼与海水鱼EFA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两者具有不同的脂肪酸代谢途径。因为海水鱼类参与脂肪代谢的磷脂中所含有的脂肪酸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而淡水鱼类可以将十八碳三烯酸转化为二十二碳六烯酸,因而具有替代效果。

第2题:

冬虫夏草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均很高,多用于食疗,最适宜与()同炖。

  • A、食用菌类
  • B、海水鱼类
  • C、淡水鱼类
  • D、鸡、鸭、猪肉和牛肉等。

正确答案:D

第3题:

同时寄生于淡水鱼和海水鱼的黏孢子虫是( )

A.尾孢子虫

B.库道虫

C.角孢子虫

D.肌肉单囊虫

E.微山尾孢虫


正确答案:B解析:同时寄生于淡水鱼和海水鱼的黏孢子虫是库道虫。

第4题:

为什么说淡水鱼类与海水鱼类一样营养丰富?


正确答案:鱼类肌肉的一般化学成分通常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元素和维生素等,由于受种类、季节、洄游、产卵、鱼龄等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变动范围较大。淡水鱼类主要养殖种类的肌肉水分含量为60%~80%,蛋白质含量15%~25%,灰分为1%~2%,脂质含量较前三种成份变动幅度大,有的种类在1%以下,有的在20%以上。在同一种类中也因个体部位、性别、成长度、季节、生息水域和饵料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其化学成分的含量而有所差异。淡水鱼与海水鱼一样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脂肪中含有大量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

第5题:

引起淡水鱼白点病的病原是(),引起海水鱼白点病的病原是()。


正确答案:小瓜虫;刺激隐核虫(海水小瓜虫)

第6题:

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养殖的,水产品产量都应包括()。

  • A、海水鱼类
  • B、海水藻类
  • C、淡水鱼类
  • D、淡水生植物
  • E、淡水贝类

正确答案:A,B,C,E

第7题:

石斑鱼是一种()

  • A、冷水性淡水鱼
  • B、暖水性淡水鱼
  • C、冷水性海水鱼
  • D、暖水性海水鱼

正确答案:D

第8题:

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养殖的,水产品产量都应包括( )。

A.海水鱼类

B.海水藻类

C.淡水鱼类

D.淡水生植物

E.淡水贝类


正确答案:ABCE

第9题:

怎样防治养殖淡水鱼类的细菌性败血症(即淡水鱼类暴发病)?


正确答案: 可采取药物外用与内服相结合进行防治。主要预防方法有:
①清除过厚的淤泥。冬季干塘彻底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②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鱼要及时捞出深埋而不能到处乱扔;
③鱼种尽量就地培养,减少搬运,并注意下塘前进行鱼体消毒。可用15~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
④放养密度应根据各地条件、饲养管理水平及防病能力进行适当调整;
⑤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正确掌握投饲技术,不投喂变质饲料,提高鱼体抗病力;
⑥流行季节,用生石灰浓度为5~30毫克/升化浆全池泼洒,每半月一次,以调节水质。食场定期用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进行消毒;
⑦漂白粉1毫克/升、漂白精(有效氯60%~65%)0.2~0.3毫克/升、二氧化氯0.1~0.3毫克/升或二氯海因0.2~0.3毫克/升全池泼洒
发病之后可采取以下方法治疗:
①每千克鱼用氟哌酸30毫克,或氧氟沙星1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
②每千克鱼用氟苯尼考5~15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
③每千克鱼每天用病毒灵20毫克、复方新诺明第一天100毫克,第二天开始药量减半,拌在饲料中投喂,5天为一个疗程;
④每千克每天用庆大霉素10~3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喂3~5天为一个疗程。

第10题:

病毒性神经坏死症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的病毒

  • A、海水鱼类
  • B、淡水鱼类
  • C、虾类
  • D、蟹类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