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处理题:甲公司和乙公司为不同集团的两家公司。有关企业合

题目

业务处理题:甲公司和乙公司为不同集团的两家公司。有关企业合并资料如下: (1)2008年2月16日,甲公司和乙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由甲公司采用控股合并方式将乙公司进行合并,合并后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的股份。 (2)2008年6月30日,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和一项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合并了乙公司。该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无形资产原值为1000万元,已摊销1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 (3)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为80万元。 (4)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500万元。 要求: 计算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合并商誉一企业合并成本一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980-3500×80%=2980-2800=180(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施工企业甲公司的资质等级为二级,而发包方东方集团公司的工程项目需要一级资质的建筑商承建,于是甲公司就借用了另一大型建筑企业乙公司的资质等级证书,承揽了东方集团公司的工程,后来因该项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而给东方集团造成了损失。那么赔偿责任应当由( )承担。

A.甲公司

B.乙公司

C.甲公司和乙公司连带

D.甲公司和乙公司按约定比例


正确答案:C

第2题:

集团公司甲为上市公司,其拥有上市子公司乙、非上市子公司丙。下列关于集团公司股份支付的处理正确的有()。
Ⅰ集团甲以其持有的乙公司股权对乙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甲按现金结算股份支付处理;乙按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处理
Ⅱ集团甲以自身股权对乙高管股权激励;甲按权益结算;乙按现金结算
Ⅲ集团甲以丙股权对乙高管股权激励;甲按现金结算;乙按现金结算
Ⅳ集团甲以股票增值权(即现金)对乙高管激励;甲按现金结算;乙按权益结算

A.Ⅰ、Ⅱ、Ⅲ、Ⅳ
B.Ⅰ、Ⅲ、Ⅳ
C.Ⅱ、Ⅲ、Ⅳ
D.Ⅰ、Ⅳ

答案:D
解析:
Ⅰ,集团甲是结算企业,以他人权益工具为他人结算,为现金结算股份支付;乙是接受服务企业,无结算义务,为权益结算股份支付;Ⅱ,甲为以自身权益工具为他人结算,为权益结算股份支付,乙是接受服务企业,无结算义务,为权益结算股份支付;Ⅲ,甲为以他人权益工具为他人结算,是现金结算股份支付,乙是接受服务企业,无结算义务,为权益结算股份支付;Ⅳ,甲为以现金为他人结算,是现金结算股份支付,乙是接受服务企业,无结算义务,为权益结算股份支付。

第3题:

某国有施工企业甲公司将其资质证书借给某乡镇施工企业乙公司,承揽了A集团公司办公大楼工程,后因不符合规定质量标准而给A集团造成了损失。那么,赔偿责任应当由()承担。

A.甲公司B.乙公司

C.甲公司和乙公司连带D.甲公司和乙公司按资产比例


正确答案:C

第4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为两家高科技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甲公司总部在北京,主要经营业务在华北地区;乙公司总部和主要经营业务均在上海。乙公司与甲公司经营同类业务,已先期占领了所在城市的大部分市场,但资金周转存在一定困难,可能影响未来持续发展。
2018年1月,甲公司为拓展市场,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华东的新的市场领域,着手筹备并购乙公司。并购双方经过多次沟通,于2018年3月最终达成一致意向。
要求:
分别从行业相关性角度和被并购企业意愿角度,判断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属于何种并购类型,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从行业相关性角度,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属于横向并购。
理由:甲公司与乙公司属于经营同类业务的企业。
(2)从被并购企业意愿角度,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属于善意并购。
理由:并购双方经过充分沟通达成一致意向。

第5题:

某国有施工企业甲公司将其资质证书借给某乡镇施工企业乙公司,承揽了 A集团办公大 楼工程,后因不符合规定质量标准而铪A集团造成了损失。那么,赔偿责任应当由( ) 承担。
A.甲公司 B.乙公司
C.甲公司和乙公司连带 D.甲公司和乙公司按资产比例


答案:C
解析:
《建筑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 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责任。

第6题:

甲、乙两家公司均从事钢铁制造和销售,其

2007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甲公司 乙公司 市场状况 概率 息税前利润 利息 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 利息 固定成本 繁荣 50% 1000 150 450 1500 240 750 正常 30% 800 150 450 1200 240 750 萧条 20% 500 150 450 900 240 750

要求:

(1)计算甲、乙两家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期望值;

(2)计算甲、乙两家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标准差;

(3)计算甲、乙两家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标准离差率;

(4)钢铁制造和销售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18%,息税前利润的平均标准离差率为0.5,无风险收益率为4%,计算该行业的风险价值系数;

(5)计算甲、乙两家公司的风险收益率和总收益率;

(6)计算甲、乙两家公司2008年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


正确答案:
(1)甲、乙两家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期望值: 
甲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期望值=1000×50%+800×30%+500×20%=840(万元)
乙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期望值=1500×50%+1200×30%+900×20%=1290(万元)
(2)甲、乙两家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标准差: 
甲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标准差 
=190.79(万元)
乙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标准差 

=234.31(万元)
(3)甲、乙两家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标准离差率: 
甲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标准离差率=190.79/840=0.23
乙公司息税前利润的标准离差率=234.31/1290=0.18
(4)风险价值系数=(18%-4%)/0.5=0.28
(5)甲、乙两家公司的风险收益率和总收益率: 
甲公司的风险收益率=0.23×0.28=6.44% 
甲公司的总收益率=4%+6.44%=10.44% 
乙公司的风险收益率=0.28×0.18=5.04% 
乙公司的总收益率=4%+5.04%=9.04% 
(6)甲公司2008年的经营杠杆系数=(840+450)/840=1.54
甲公司2008年的财务杠杆系数=840/(840-150) =1.22
甲公司2008年的复合杠杆系数=1.54×1.22=1.88
乙公司2008年的经营杠杆系数=(1290+750)/1290=1.58
乙公司2008年的财务杠杆系数=1290/(1290-240)=1.23
乙公司2008年的复合杠杆系数=1.58×1.23=1.94。

第7题:

甲公司(非投资性主体)为乙公司、丙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为投资性主体,拥有两家全资子公司,两家子公司均不为乙公司的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丙公司为股权投资基金,拥有两家联营企业,丙公司对其拥有的两家联营企业按照公允价值考核和评价管理层业绩。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对其所持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乙公司不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B.丙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其拥有的两家联营企业的投资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C.乙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其拥有的两家子公司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D.甲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通过乙公司间接控制的两家子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A,B,C,D
解析:
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则只应将那些为投资性主体的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其他子公司不应予以合并,母公司对其他子公司的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第8题:

甲公司为集团母公司,其所控制的企业集团内部各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应当作为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的有( )。

A.甲公司支付给其总经理的薪酬

B.乙公司将其生产的产品出售给丙公司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出售中产生高于成本20%的毛利

C.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的有关信息

D.甲公司为其子公司(丁公司)银行借款提供的连带责任担保


正确答案:AC
解析: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对于已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易不予披露。选项B和选项D无须披露。

第9题:

(2011年)甲集团公司是一家中央国有企业,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一是化肥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集中在乙分公司;二是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务,主要集中在丙分公司;三是国际旅游业务,主要集中在丁公司。丁公司为甲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集团公司除丁公司外,无其他关联公司。
  2010年2月1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从A上市公司原股东处购入A上市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A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生产和供应的企业,与甲集团公司的丙分公司在业务和地域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要求:指出甲集团公司2010年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是属于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甲集团公司2010年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属于横向并购。
  理由:生产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
  或:两者在业务上和地域上存在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或:两者属于竞争对手之间的合并。

第10题:

甲公司为一家大型企业集团,拥有两家业务范围相同的控股子公司 A、B,控股比例分别为 52%和 75%。在甲公司管控系统中,A、B 两家子公司均作为甲公司的投资和利润中心。A、B 两家公司2015 年经审计后的基本财务数据如下(金额单位为万元):

2016 年初,甲公司董事会在对这两家公司进行绩效评价与分析比较时,对如何选择有效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及对两家子公司财务绩效的评比结果展开了激烈地论证。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和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简要说明采用经济增加值法进行绩效评价的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经济增加值法的优点。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了企业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激励经营者和所有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能有效遏制企业盲目扩张规模以追求利润总量和增长率的倾向,引导企业注重长期价值创造。
(2)经济增加值法的缺点。一是仅对企业当期或未来 1~3 年价值创造情况的衡量和预判,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情况;二是计算主要用于财务指标,无法对企业的营运效率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三是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其会计调整项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各不相同,计算比较复杂,影响指标的可比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