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为与苏联争霸,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计划,拉开了新一

题目

1983年,为与苏联争霸,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计划,拉开了新一轮世界科技战的序幕。这一计划是:()

  •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 B、“星球大战”计划
  • C、“尤利卡”计划
  • D、“863”计划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72年5月与苏联就召开“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和“中欧裁军会议”达成协议的美国总统是()

A.福特

B.卡特

C.尼克松

D.里根


参考答案:C

第2题:

新王国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埃及与哪国展开了争霸战争?(  )

A.亚述
B.赫梯
C.新巴比伦
D.以色列

答案:B
解析:
第19王朝的国王拉美西斯二世在其统治期间,进行远征曾与赫梯人大战于奥伦特河畔的卡迭什,卡迭什战役断断续续进行了16年之久,双方损失惨重,此后只能靠和亲来维持。因此,正确答案是B。

第3题:

美国总统里根在1980年大选中,把()的理论作为自己的竞选纲领。

A.凯恩斯学派

B.供给学派

C.货币学派

D.新古典综合派


参考答案:B

第4题:

你作为副局长,向下级布置了一项工作,接着局长又提出了一项新计划,同时另一名副局长又单独向你提出了更好的计划,你将怎么办?


正确答案:(1)立即通知下属暂时停止那项工作,等候新的通知。
(2)认真分析局长和另一位副局长的计划,并与我的计划进行反复比较,综合三个计划的优势,形成一个新的计划。
(3)与两位局长进行沟通,并把新制定的计划,与两位局长进行探讨,达成共识。
(4)达成共识之后,通知下属按照综合后的新计划执行。
(5)对于公务员队伍而言,领导的团结合作是这个团队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以,在平常的工作中,领导们之间要树立大局意识,不能各自为政,在重大决策上要注意沟通,进行协商,倡导民主。

第5题:

1983年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目的在于拖垮苏联,由于这一计划与西欧自身的经济与安全利益密切相关,在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号召下,西欧正式提出一项计划,以发展经济和科技,振兴欧洲。请问该计划是什么?()

  • A、舒曼计划
  • B、莫内计划
  • C、尤里卡计划
  • D、伊拉斯谟计划

正确答案:C

第6题:

高中历史《“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6日 重庆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
2.内容:
1981年起,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在他任期内,美苏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苏联因实力下降而无法保持和美国竞争的势头,美国在步步逼近的同时,更多地以“缓和”促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
里根执政之初,指出所谓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美国政府大量增加军事开支,增加军事力量,提出“灵活反应战略”,目的是重新夺取军事优势,使美国可以打赢各种形式与规模的战争。1983年3月,里根政府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准备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提高核威慑力量,带动科技、经济的发展,对苏联施加压力,进而拖垮苏联。同时,里根政府还开展了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把苏联称为“罪恶的帝国”,号召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十字军讨伐”。1983年,美国国会拨巨款,以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加强宣传。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针对“星球大战计划”提出两个问题。
(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简述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
2.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需要注意哪些原则?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星球大战》片段,提出问题:美国里根总统执政时期提出了一项战略防御计划,有人就借用了这部电影的名字,称之为“星球大战计划”,该项战略防御计划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提出?造成了什么影响?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新“遏制”政策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美苏争霸前两个阶段,接着给出美苏争霸第三阶段的材料,提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的总体态势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回答:美攻苏守,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措施,苏联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收缩。美国在步步进逼的同时,以“缓和”促进苏联内部发生变化。
教师接着问:美苏争霸第三阶段,美国形势一片大好,对此,当时总统里根采取了什么政策?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新“遏制”政策。
教师补充:里根认为美国国际地位下降原因在于对苏政策过于软弱,主张强硬对抗苏联扩张,重新确立美国在全世界的领导地位,因而被称为新“遏制”政策,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二)新“遏制”政策内容
1.教师出示关于里根政府军费开支、驻外兵力、放弃“一个半战争”观点的资料,提出问题:为了实行新“遏制”政策,里根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和教材内容回答:政府大量增加军事开支,增加军事力量,提出“灵活反应战略”。教师接着问:该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目的是重新夺取军事优势,使美国可以打赢各种形式与规模的战争。教师补充:所以里根政府实施的这些军事措施的实质是“以实力求和平”,重振国威,遏制苏联。
2.教师接着出示里根“和平与国家安全”的演说词、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包括主要内容、具体开支等)等资料,提出问题:为了实现“以实力求和平”,里根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及所给资料回答:里根政府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准备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
教师接着出示苏联解体后曝光的关于“星球大战计划”的资料,提出问题:“星球大战计划”成功了吗?学生回答:没有成功,是一场彻底的骗局。
教师接着问:所以里根政府花费近千亿美元实行“星球大战”计划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后教师总结:“星球大战”计划只是美国政府为了利用自己经济科技上的优势拖垮苏联而采取的手段。它对美国对苏战略的重大意义在于改变了美国的核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增强了美国威慑的稳定性;以“星球大战计划”改变美苏竞争的方向,发挥美国的技术优势,向苏联施加更大的压力。
3.教师提问:除了增加军事开支,增加军事力量,实行“星球大战计划”外,里根政府为了对付苏联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里根政府还开展了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把苏联称为“罪恶的帝国”,号召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十字军讨伐”。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加强宣传。
教师补充:美国意识形态宣传大战的实质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润物细无声,从而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
(三)新“遏制”政策的影响
教师出示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情况的资料,提出问题:新“遏制”政策对苏联造成了什么影响?学生根据材料及教材回答:苏联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开始转攻为守,继续强调缓和与合作,力求维持既得成果。加快了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步伐。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
作业:教师让学生课下搜集关于“星球大战计划”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
(一)新“遏制”政策背景
美攻苏守
(二)新“遏制”政策内容
实质
措施
(三)新“遏制”政策的影响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
【参考答案】
20世纪80年代是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第三阶段。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初期美攻苏守,中期以后逐渐缓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苏联一极坍塌为结果导致冷战的结束。这一阶段美国对苏联的态度由强硬逐渐转为缓和,尤其是在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苏联的软化手段更为隐蔽,更加具有迷惑性。
2.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需要注意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
(1)针对性原则: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疑难而设计和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2)可接受性原则:课堂提问首先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区别,要有不同的深度和难度要求。
(3)循序渐进性原则:要求教师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的设计提问。
(4)学生主体性原则: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引导学生去探求真理;二是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欢迎学生发表创新见解,并及时予以鼓励。

第7题:

美国()总统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谋求对苏联的战略优势。

  • A、罗斯福
  • B、杜鲁门
  • C、卡特
  • D、里根

正确答案:D

第8题:

1983年,为与苏联争霸,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计划,拉开了新一轮的世界科技战的序幕。这一计划是()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B.“星球大战”计划

C.“尤利卡”计划

D.“863”计划


参考答案:B

第9题:

“里根主义”全球战略构想包括()。

  • A、发展高新技术重振美国经济军事实力
  • B、同苏联展开全方位争霸斗争
  • C、以同三世界国家打“低烈度战争”将苏联排挤出去
  • D、利用中苏矛盾,使美、中、苏战略三角作有利于美国的倾斜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什么时候遇刺脱险?


正确答案: 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1981年3月遇刺脱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