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产品作出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要运用差量分析法,这一方法比较的对象是()。A、预期增加的收入与可分成本B、联产品收入与联产品成本C、预期增加的收入与联产品成本D、联产品收入与可分成本

题目

对联产品作出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要运用差量分析法,这一方法比较的对象是()。

  • A、预期增加的收入与可分成本
  • B、联产品收入与联产品成本
  • C、预期增加的收入与联产品成本
  • D、联产品收入与可分成本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联产品作出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要运用差量分析法,这一方法比较的对象是()

A、预期增加的收入与可分成本

B、联产品的收入与联产品成本

C、预期增加的收入与联产品成本

D、联产品收入与可分成本


参考答案:A

第2题:

联产品在分离前计算出的总成本称为()。

A.可分成本
B.间接成本
C.联合成本
D.直接成本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在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不应考虑的成本为()。

A.可分成本

B.专属成本

C.机会成本

D.联合成本


正确答案:D

第4题:

下列有关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
  • B、在联产品价格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实物数量法分配联合成本
  • C、再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的加工成本时,通常应先确定副产品的加工成本,再确定主产品的加工成本
  • D、如果联产品分离后需要进一步加工才可供销售,则不能采用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分配联合成本

正确答案:D

第5题:

联产品在分离前计算出的总成本称为().

  • A、直接成本
  • B、间接成本
  • C、联合成本
  • D、可分成本

正确答案:C

第6题:

联产品的成本包括()。

A.标准成本
B.联合成本
C.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
E.可分成本

答案:B,E
解析:

第7题:

联产品的成本包括()

  • A、联合成本
  • B、可分成本
  • C、固定成本
  • D、变动成本
  • E、标准成本

正确答案:A,C,D

第8题:

产品深加工决策时,一般用差量分析法,在这类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联产品或副产品的生产成本都属于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把共同成本在联产品间分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为了编制财务报告,要计算各项联产品的存货成本
  • B、确定副产品的售价
  • C、确定联产品中的某一项产品是否还要继续生产
  • D、计算预算的共同成本与实际的共同成本之间的差异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举例说明联产品成本核算中分配共同成本的方法。


正确答案:联产品成本核算中分配共同成本的方法有两种:以重量作为分配标准的方法和以产品的盈利能力为分配标准的方法。
以重量作为分配标准:例如某个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600元的共同成本,产生了重2400克的零件A和重1200克的配件B,零件A的销售收入为96元,利润为76元,配件B的销售收入为96元,利润为56元。
按照重量进行分配,过程为:零件A:600X2400/3600:400(元)配件B=600X1200/3600:200(元)。
以盈利能力为分配标准,过程为:零件A=76/96=79.1%配件B:56/96=58。3%。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