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A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为10%,而B国为2%。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

题目

假设A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为10%,而B国为2%。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B国货币对A国货币的汇率变化为升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英国通货膨胀率为10%,美国为4%,则()

A. 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4%

B. 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4%

C. 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6%

D. 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6%


正确答案:C

第2题:

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变化等于 ( )

A、两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

B、两国物价指数之比

C、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D、两国通货膨胀率的比值


答案:C

第3题:

假设A国的通货膨胀率为6%,B国的通货膨胀率为4%,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A国货币汇率在外汇市场上趋于( )。

A.升值

B.贬值

C.升水

D.贴水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如果通货膨胀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反之则趋于升值。

第4题:

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IMIF估计2014年中国GDP将达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园17.4万亿美元的GDP规模,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GDP总量只有9.24万亿美元。基于上述材料回答:
(1)什么是购买力平价?

(2)购买力平价的合理之处是什么?

(3) 购买力平价的缺陷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购买力平价指的是如果用-.种货币来衡量,两国的价格水平应该相等。或者说,任何两种货币的汇率变动都应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

(2)首先,购买力平价反映了无套利情况下两国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商品市场上套利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它具有合理成分。其次,在两国商品篮子一致(篮子内的商品质量、结构相同)、两国配置资源的方式(包括制度)、市场结构以及收入分配方式等一致的情况下, 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以货币购买力的方式衡量两国居民的福利水平对比。

(3)不足在于:

A、购买力平价忽视了,也无法考虑到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

B、它忽视了不可贸易品的存在及其对物价的影响。

C、它忽略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所产生的制约。

D、它也没有考虑垄断因素对两国价格所产生的歧视性影响。

E、它隐含假定了衡量两国物价的商品篮子在商品质量、种类、结构权重上都一致也是不合理的。

第5题:

假设一国的通货膨胀率为8%,名义利率为10%,则实际利率为()。

A:18%
B:8%
C:10%
D:2%

答案:D
解析: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10%-8%=2%。

第6题:

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假设初始的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1:7,美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为3%,而中国为4%,那么1年末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应该变为()。

A.1:7.07

B.1:7.70

C.1:6.93

D.1:6.30


参考答案:A

第7题:

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8%,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4%,则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 )。

A.2%

B.4%

C.6%

D.8%


参考答案:B
解析: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变化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给定时期内两种货币汇率变化百分比等于同一时期内两国国内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差。因而,根据当期通货膨胀水平,可知人民币应该升值8%-4%=4%。

第8题:

2008年A国和B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和4%,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则A国货币相对于B国货币贬值( )。

A.4%

B.6%

C.8%

D.10%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某一时期汇率升贬值率等于该时期的相对物价水平变动,即两国通货膨胀之差,高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贬值。本题中:10%-4%=6%。

第9题: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变动主要是由两国通货膨胀率差异导致的,本回相对于外国通胀率提高5%,则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升值5%。()


答案:错
解析: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如果两国初始的汇率水平是合理的,那么由于货币的购买力受到通货膨胀的侵蚀,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货币购买力下降较多,其货币应该相对贬值,贬值的幅度约等于国内外通货膨胀率之差。

第10题:

假设2009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6.6。2010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5.95

B1:6

C1:6.8

D1:7.2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