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何差别?为什么说后者比前者更具有指导意义?

题目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何差别?为什么说后者比前者更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主要观点的差别:亚当·斯密主张各国应当参与国际分工并生产和输出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使各国都能够享受到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利益。大卫·李嘉图主张:各国都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商品,这样“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国在相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一样能开展贸易,获得贸易利益。
(2)比较优势理论比绝对优势理论更有指导意义的原因: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两个国家之间发生国际贸易的原因,但是这种贸易模式只能建立在两个在不同产业互有优势的国家之间,无法解释一个在各个产业都落后的国家为什么要参加国际分工的问题。而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解释这个问题。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可能在各个领域的生产方面都是没有优势的,但是却存在劣势最小的产品部门;与之相对应,一个国家可能在各种产品生产上都存在优势,但是可能有的产品的优势最大,劣势国家应该生产劣势较少的产品,而优势国家应该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在现实中,很多国家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优势,但是仍然可以分工生产进行国际贸易。
综上所述,比较优势理论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拓宽了国际分工的范围,为更多的国家加人全球分工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具有更多的指导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具普遍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理论是( )

A.比较优势理论 B.绝对优势理论 C.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D.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正确答案:B

第3题:

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它对于管理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
  ②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是“激励因素”,而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保健因素”。
  ③“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是有本质差别的。“保健因素”包括企业政策、工资水平、监督状况、地位、工作环境、劳动保护、政策与管理制度和人际关系等与工作的环境条件相关联的因素。而“激励因素”则不是与工作的环境条件相关联的,而是与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激励感联系在一起的。来自工作本身的“激励”因素包括:(A)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悦。(B)工作上的成就感。(C)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奖励。(D)对未来发展的期望。(E)职务上的责任感。
  “双因素”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双因素”理论把“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在功能上做出了区分,这对指导实际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提醒管理者在“激励因素”上面多下功夫,特别是多给予职工工作本身的激励,如职工作作出了良好的工作成绩,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又如让职工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让他们对未来发展充满期望;等等。

第4题: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路径是()。

  • A、绝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 B、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
  • C、新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 D、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正确答案:B

第5题:

()认为,各国都应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用这种产品去换取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 A、重商主义
  • B、要素禀赋理论
  • C、绝对优势理论
  • D、比较优势理论

正确答案:C

第6题:

地域分工理论主要包括()。

A.产业结构

B.绝对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要素禀赋理论


参考答案:BCD

第7题:

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是哪种理论的观点()。

  • A、比较优势变动论
  • B、国家安全论
  • C、比较优势理论
  • D、绝对优势理论

正确答案:C

第8题:

简述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它对于管理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期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动会给个人带来既定的成果且该成果对个人具有吸引力时,才会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去达到组织设定的目标。人们从事某项工作并达到组织目标,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有助于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
  ②在一项工作上人们受到激励的程度,取决于效价与期望值(或称期望率)的乘积。用公式可表示为: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③期望理论说明,促使人们去做某件事的激励力大小同时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这两个因素,且只有在效价和期望值都较高的情况下,员工的激励力才会高。
  ④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通常倾向于选择那种他认为能够与其报酬结果相应的绩效和努力的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对我们有许多重要启示:
  (A)管理者应该重点抓一些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较大的激励措施。
  (B)设置激励目标时应该尽可能考虑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
  (C)设置合适的期望概率。期望概率过低则会减少激发力,过高则容易产生挫折感。

第9题:

试比较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联系: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都认定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得以迅速扩张,因而十分强调对外贸易对促进一国增加生产扩大出口供给的重要作用。或者反过来说,斯密和李嘉图站在当时新兴的产业资本家阶级的立场上,为了给产业资本所掌握的超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剩余产品寻找出路,从供给的角度,论证了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以及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将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思想归于贸易理论研究上的“供给派”。
区别:但就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各自涵盖的研究对象而言,对此两者进行比较,人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一国是否拥有绝对低成本的优势商品,只要存在相互间的比较优势,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就可以使贸易双方获得贸易利益。这就是说,实际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涵盖了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而不是相反。这说明,斯密所论及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不过是李嘉图讨论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个特例。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10题: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使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区别在认识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作用,因此,区域竞争被认为实质上商品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支配。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综合体,区域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竞争,因此受相对竞争法则支配,比较优势理论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