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百货公司从黑龙江农场购进黑木耳1000公斤,每公斤22元,货款总计22000元,增值税款3740元,运费850元。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货款已承付。该批商品运达后,储运部门验收发现短缺了50公斤,填制“商品购进短缺溢余报告单”,经查,短缺的黑木耳其中45公斤是对方少发,已开来退货发票,列明退货货款900元,增值税额168.3元,其中5公斤是运输途中自然损耗。结转已验收入库的和短缺商品的采购成本

题目

大连百货公司从黑龙江农场购进黑木耳1000公斤,每公斤22元,货款总计22000元,增值税款3740元,运费850元。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货款已承付。该批商品运达后,储运部门验收发现短缺了50公斤,填制“商品购进短缺溢余报告单”,经查,短缺的黑木耳其中45公斤是对方少发,已开来退货发票,列明退货货款900元,增值税额168.3元,其中5公斤是运输途中自然损耗。结转已验收入库的和短缺商品的采购成本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借:库存商品——黑木耳20900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100
贷:商品采购——黑龙江农场220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 000元,增值税为96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A.32.40B.33.33
C.35.28D.36.00

答案:D
解析:
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 000+350+130=6 480(元)
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公斤)
所以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 480÷180=36(元/公斤)。

第2题: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入一批商品,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5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5万元。所购商品到达后,企业验收发现商品短缺25%,其中合理损失5%,另20%短缺尚待查明原因。A公司购进该商品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40
B.46.8
C.43.88
D.55.58

答案:A
解析:
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存货成本,发生的非正常损失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合理损耗不影响存货实际成本,因此,A公司购进该商品的实际成本=50-50×20%=40(万元)。

第3题:

下列业务中,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可以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有( )。

A.某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已支付货款,货物在途

B.某商业企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进货物,已收到全额发票,货款分期支付,第一笔货款已收到

C.某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并已支付货款

D.某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并验收入库,货款分期支付,尚有一笔货款未支付


正确答案:CD
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时限的具体规定。 

第4题:

异地购进商品时,货款结算一般采用()方式。

  • A、信用证
  • B、汇兑
  • C、托收承付
  • D、委托收款

正确答案:C

第5题:

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价格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2万元,该商品已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承付手续,该批商品的成本为120万元,则甲公司应确认收入(  )万元。

A.232
B.200
C.80
D.152

答案:B
解析:
选项B正确,甲公司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232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2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贷:库存商品                     120

第6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购进原材料500公斤,货款为12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税额156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70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26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甲公司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  )元/公斤。

A.25.4
B.27.24
C.25.92
D.28.8

答案:D
解析:
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12000+700+260=12960(元),实际入库数量=500×(1-10%)=450(公斤),甲公司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12960/450=28.8(元/公斤)

第7题: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千克,货款为6000元,增值税额为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A公司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千克()元。

A.32.4
B.33.33
C.35.28
D.36

答案:D
解析:
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000+350+130=6480(元),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千克),所以A公司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480/180=36(元/千克)。

第8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 000元,增值税为1 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甲企业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A.32.4

B.33.33

C.35.28

D.36


正确答案:D
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 000+350+1 30=6 480(元),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公斤),所以甲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 480/180=36(元/公斤)。

第9题:

乙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增值税为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A、32.4元
B、33.33元
C、35.28元
D、36元

答案:D
解析:
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000+350+130=6480(元)
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公斤)
所以乙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480/180=36(元/公斤)。

第10题:

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该商品已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承付手续,该批商品的成本为90万元,甲公司应确认收入()万元。

  • A、117
  • B、100
  • C、83
  • D、90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