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状况,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稳定,高福利B、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C、投机现象严重D、社会道德空前败坏

题目

下列关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状况,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稳定,高福利
  • B、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
  • C、投机现象严重
  • D、社会道德空前败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德国《民法典》制定的时期是()。

  • A、拿破仑帝国时期
  • B、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
  • C、俾斯麦统治时期
  • D、魏玛共和国时期

正确答案:C

第2题:

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其法律的突出发展主要集中于()

  • A、宪法
  • B、民法
  • C、刑法
  • D、社会化立法
  • E、诉讼法

正确答案:A,D

第3题:

关于通货膨胀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货膨胀能够有效扩张社会生产资本总量
B:通货膨胀初期会对生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C: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导致投机活动猖獗、价格信号扭曲
D: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商品会长期滞留在流通领域,成为倒买倒卖的对象

答案:A
解析:
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①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的正常发展。通货膨胀初期,会对生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这种刺激作用是递减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生产的破坏性影响。通货膨胀较严重的时候,投机活动猖獗、价格信号扭曲,在生产领域,投资少、周期短、产品投放市场快的加工业受到很大刺激。②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价格信号被严重扭曲,商品均朝着价格最高的方向流动。在投机利益的驱动下,商品会长期滞留在流通领域,成为倒买倒卖的对象,迟迟不能进入消费领域。③通货膨胀是一种强制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

第4题:

简评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各级教育发展状况。


正确答案: 初等教育:废除了双轨学制,实施了4年制的初等教育。之后,又实施了8年制的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一是取消了中学的预备阶段,使中学能够建立在统一的基础学校之上;
二是新建立了两种学校: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学校。
高等教育:
一是坚持大学自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二是提出高等教育面向大众的思想。师范教育:提出小学教师由高等师范学院培养。
评价:该时期德国教育较快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有了一定的衔接,一些新型的高等技术教育院校成为德国发展科技的阵地。但也出现了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倾向,为德国法西斯主义教育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第5题:

1918~1928年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的状况()。

  • A、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
  • B、柏林一月起义
  • C、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 D、魏玛宪法和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德国魏玛时期的法律发展主要集中于社会化立法和()

  • A、民法
  • B、宪法
  • C、劳动法
  • D、经济法

正确答案:B

第7题:

下列关于魏玛共和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执政年间为1919年到1933年
  • B、是共和政体的国家
  • C、是专制政体的国家
  • D、由于共和国的宪法是在魏玛召开的,因此而得名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关于德国法律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1532年颁布的《加洛林纳法典》是一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方面的法律,对德国封建法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潘德克顿学派”的思想构成《德国民法典》的理论基础
C、希特勒当政期间的德国法坚持维护资产阶级议会制和联邦制
D、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法律强调“社会本位”

答案:C
解析:
希特勒当政期间,德国颁布了一系列法西斯法令,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和联邦制,维护希特勒个人独裁和纳粹一党专政。故选项C是错误的。

第9题:

下列关于腐败的社会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腐败会导致严重的民生问题
  • B、腐败会使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
  • C、腐败会败坏社会风气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德国历史上极端民主时期是()。

  • A、俾斯麦统治时期
  • B、纳粹时期
  • C、魏玛共和国统治时期
  • D、奥地利统治时期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