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国与乙国合并为丙国,丙国对下列哪些事项应予继承,说法正确的有()。A、甲国原与丁国签订的边界划分条约丙国应当继承B、乙国原与丁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丙国应当继承C、原甲国中央政府对丁国政府所负债务丙国无需继承D、原乙国向丁国某私人银行所借贷款丙国应当继承

题目

甲国与乙国合并为丙国,丙国对下列哪些事项应予继承,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国原与丁国签订的边界划分条约丙国应当继承
  • B、乙国原与丁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丙国应当继承
  • C、原甲国中央政府对丁国政府所负债务丙国无需继承
  • D、原乙国向丁国某私人银行所借贷款丙国应当继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丙三国相邻,后甲乙两国合并为丁国。如果有关各方之间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定,下列哪些事项是丁国应当继承的?( ) A.甲丙两国之间关于界湖划界和使用的双边条约 B.乙国中央政府为了某一港口建设而向丙国借的债务 C.乙丙两国之间的道路交通使用条约 D.甲丙两国缔结的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


正确答案:ABC
国家合并时,除非继承国和其他当事国另有协议,或有关条约对继承国的适用不符合条约的 目的和宗旨或者根本改变条约实施的条件,在国家继承日对任一继承国有效的条约继续对继承国有效。共 同防御条约等纯政治性的条约一般不予继承,关于边界划定、边境制度、道路交通、河流使用以及某一地 区的文化或非军事化等类事项的条约应予继承。国家债务是被继承国对另一国家、某一国际组织或其他国 际法主体所负担的任何财政义务。在国家合并的情况下,根据“债务随领土一并转移”的原则,被继承国 的国家债务原则上应全部转属继承国。所以ABC正确。

第2题:

甲国、乙国、丙国和丁国都是《东京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公民将在丁国登记的航空器劫持到乙国,致使飞机上的丙国公民受重伤,则下列哪些地方有管辖权?( )

A.甲国,因为犯罪人是甲国公民

B.乙国,因为飞机降落地为乙国,该劫持飞机的罪行在乙国领土上具有后果

C.丙国,因为受害人为丙国公民

D.丁国,因为丁国是航空器登记国


正确答案:ABCD

 1963年《东京公约》又称《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规定航空器的登记国有管辖权。但不排除在其他场合非登记国也有管辖权:罪行的后果涉及该国领土;罪行涉及该国安全;行为者及受害者为该国国民或在该国有永久住所;罪行违反该国有关航空器飞行或操作的规定或条例;根据国际协定有义务行使管辖权。

第3题: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其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

A.丁国将其引渡给甲国

B.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

C.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由丁国己决定将其引渡给哪个国家


正确答案:D
【考点】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的类型
【解析】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

第4题:

★★ 甲国与乙国合并为一个新国家丙国。原甲国中央政府、甲国南方省,分别从丁国政府借债。同时,乙国元首以个人名义从丁国的商业银行借款,用于乙国合并前一次救灾。上述债务均未偿还。甲乙丙丁四国没有关于甲乙两国合并之后所涉债务事项的任何双边或多边协议。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上述债务因新的国际法主体丙国的出现而自然消除
B.乙国元首所借债务转属丙国政府承担
C.甲国南方省对丁国政府的债务不在国债之列
D.甲国中央政府所借债务转属丙国政府承担


答案:C,D
解析:
。就国际法上的国家债务继承一般规则而言,在国家合并的情况下,国家的债务应转属继承国。本题中甲国和乙国合并为丙国,因此甲乙两国的国家债务应转属丙国承担,而不能自然消失,A错误。乙国元首个人对丁国商业银行所负之债不论目的、用途何在都不在国家,继承之列,B错误。甲国南方省对丁国政府的债务不在国债之列,不属丙国继承债务的范围,CD正确。

第5题: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其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丁国应将其引渡给甲国

B.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

C.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由丁国自己决定将其引渡给那个国家


正确答案:D
D【解析】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本题中正是多个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要求引渡,因此D项正确。

第6题: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甲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甲国 B.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

C.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 由丁国自己决定将其引渡给哪个国家


正确答案:D

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因此D项正确。

第7题:

甲国人乙,在丙国劫持r一民用飞机到了丁国。丙国申请将乙引渡。下列有关引渡叙述正确的是:( )

A.丁国根据本国法律认为乙属于政治犯,根据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虽然乙有劫机行为也不应该引渡

B.设后来乙又设法同到r甲I司,丙国巾请甲国引渡乙,甲国可以拒绝

C.即使丙国与丁国之间没有引渡条约,丁国也有义务将乙引渡

D.丙围以劫机罪申请引渡,设丁国将乙引渡给丙国,丙国法院在审理过程当中发现乙在丙国境内还有其他抢劫行为,于是决定对这些罪行一起进行审判和处罚


正确答案:B

【考点】引渡原则
【解析】引渡是指一国将处于本国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者已经判刑的人,应该外国的请求,送交该外国审判或者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引渡需要根
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一般各国都有权拒绝引渡本国公民。对于可引渡的罪行,一般都采用“双重犯罪原则”和“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必须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都认定犯罪。对于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实践中,判断被请求人是否政治犯罪的决定权属于被请求国,但是一些特定的行为根据国际法规不应当视为政治犯罪,例如战争罪、种族灭绝罪行、非法劫持航空器等。引渡还应当注意的是“罪名特定原则”,即请求国只能对被引渡人就其请求引渡的特定罪行进行审判和处罚,如果要以其他罪名进行审判或转渡则应当经过原引出国的同意。

第8题:

甲国与乙国为邻国,向来友好,彼此间缔结了若干双边条约,涉及边界的划定、互助同盟等方面。后来,甲国由于民族纷争,一分为三:丙国、丁国、戊国。乙国遂单方终止了其与甲国缔结的一切双边条约,并致力于帮助原甲国领导人恢复政权,统一三国。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丙国、丁国、戊国三国与乙国之间未曾缔结过任何条约,因此它们之间不受任何条约之约束,乙方单边终止其与甲国曾经缔结的一切双边条约的做法是无可指责的

B.丙国有权依据乙国与甲国曾经签订的双边条约主张其与乙国之间的大陆架划定标准

C.在民族纷争中,丁国将戊国境内某一博物馆长期存在的一件珍贵文物取走,放在丁国新建的博物馆中,据为已有。根据国际法的继承原则,丁国的做法是受国际法保护的

D.戊国有权拒绝继承甲国因曾经遭受他国侵略所负担的债务


正确答案:BD
[考点] 国际法的继承
[答案及解析] BD。国家继承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条约继承:人身性、政治性条约不继承:和平友好、军事同盟、共同防御;非人身性条约要继承:领土边界、河流交通、水利灌溉等。本题中A项认为所有条约均不继承的看法错误,不选。B项正确,因为大陆架划定的条约属于非人身性条约,应予继承。(2)债务的继承:国家债务、地方化债务要继承;地方债务、恶债、主体一方为私人的债务不继承。国家债务是指一国对他国、国际组织或其他国际法主体所负担的任何财政义务。
以国家的名义承担而事实上仅用于国内某个地方的债务称为地方化债务。所谓的“恶债”,即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或违背继承国根本利益所负之债,如征服债务或战争债务等,原则上也不予继承。
D项中的侵略所负债务属于恶债,故可以不予继承,因此D项正确。
(3)档案的继承:有关国家间协商解决,无协议,则根据与所涉领土有关联原则确定归属。继承国有权复制原始档案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但无权要求原始档案归属国补偿。
(4)财产的继承:一是财产一般随领土一并转移而转属或分别转属继承国;二是所涉领土的实际生存原则。凡是与所涉领土生存或活动有关的国家动产,不论其所处地理位置,都应转属继承国。
C项中该动产原属于戊国,虽然丁盗走放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仍应当属于戊国。所以C项错误。

第9题:

丙国由甲乙两国合并而成,原乙国总统以个人名义从丁国某商业银行借款,用于合并前的一次救灾。原甲国中央政府、甲国某地方分别从丁国政府借债。相关国家未就两国合并后所涉债务达成过协议,关于上述未还债务及条约的继承。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圉某地方对丁国政府的债务属于地方债
B.乙国总统对丁国商业银行所负之债是用于救灾的,应在国家继承之列
C.甲国某地方对丁国政府的债务应由丙国继承
D.甲围中央政府所借债务转属丙国政府承担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继承。A对,C错,甲国某地方对丁国政府的债务属于地方债,不属丙国继承债务的范围。B错,乙国总统个人对丁国商业银行所负之债不论目的、用途何在都不在国家继承之列。D正确,国家债务继承的范围包括国债和地方化债务。

第10题:

甲、乙、丙国同为一开放性多边条约缔约国,现丁国要求加入该条约。四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丁国对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甲国表示反对,乙国表示接受,丙国未作任何表示。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对于丁国提出的保留,甲、乙、丙国必须接受
B. 丁国只能在该条约尚未生效时提出保留
C.该条约对丁国生效后,丁国仍然可以提出保留,保留后在甲、乙、丙、丁之间适用保留后的条约
D. 丁国的加人可以在该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之后进行


答案:D
解析:
选项A错误。保留是一国单方面作出的。对于保留,其他的締约国可以作出同意或反对。选项B错误。没有这个限制。签署条约时,条约可能尚未生效,加入条约时,条约可能巳经生效,所以,条约生效前和生效后都可提出保留。
选项C错误。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一个条约时所作的单方声明。所以,在条约已经对丁囯生效后,就不能再提出条约保留了。
选项D正确。加入一般没有期限的限制,因此加入可以在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之后进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