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39岁,公务员;梁某,女,37岁,工人。双方于1991年登记结婚,生有一女,现年10岁。从2000年起,男方与社会女青年沙某非法同居,夫妻关系开始紧张。同年12月,男方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此后,双方关系仍未改善,经常争吵不休。从2001年1月起,男方住到单位,不再回家,每月工资也不再贴补家用,女方只靠少量收入维持母女生活。2002年2月,张某再次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而梁某认为,夫妻纠纷系第三者介入所造成,只要无外来干扰,双方有可能和好,因此,仍不同意离婚。经多次调解,双方各执己见。试就本案情节,回答下列问题:女儿由哪一方抚养为宜?
第1题:
张某,女,1991年5月出生。张某2007年7月初中毕业后到一家商店工作,月收入950元。2008年6月张某自作主张花2000元为自己买了一条金项链。张某的父母得知此事后,以张某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购买项链未经其父母同意为由,找到商场要求退货。请问:商场是否有权拒绝张某父母的这一要求?
2008年6月,公民张某已经满17周岁,在一家商店工作,能以自己的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按照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以她用自己的积蓄购买金项链的行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商场有权拒绝张某父母的要求。
第2题:
行政拘留处罚决定暂缓执行的,需提出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下列符合担保人条件的是()。
A.张某,男,系被处罚人的舅舅,瘫痪在床,生活困难
B.廖某,女,系被处罚人的女友,同时也是本案的证人
C.熊某,男,系被处罚人的哥哥,在当地任公务员
D.刘某,男,系被处罚人同事,外来务工人员
第3题:
齐某(男)与张某(女)于2000年结婚时签订书面财产协议,约定婚后各自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2002年双方生育一女。2004年1O月起,齐某因双方感情不和,到外地工作,一直未回。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均由张某完成。2008年12月,张某以夫妻感情不和、长期两地分居为由向法院起诉离婚,张某下列诉讼请求应得到法院支持的有()。
A.张某认为自己在2000年约定财产时考虑不周,应确认财产协议无效
B.张某在生活中付出较多义务,齐某应当予以补偿
C.张某夫妇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4年,法院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D.齐某对家庭付出少,应给予张某适当经济帮助
E.齐某对孩子照顾少,离婚后无权要求抚养女儿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王某,女,17岁,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传唤,侦查人员讯问王某时,下列哪种情形合法?()
A.由侦查员赵某(男)和张某(男)讯问
B.由侦查员赵某(男)和李某(女)讯问
C.由侦查员赵某(男)和王某的翻译人员胡某(女)讯问
D.由侦查员赵某(男)和王某的母亲进行讯问
第7题:
A、吴某举报教育局公务员张某建房影响了其采光
B、某小额贷款公司举报教育局公务员张某向其借款50万元到期未归还
C、李某举报教育局公务员张某在住宅楼顶违规搭建阳光房
D、赵某举报教育局公务员张某向其借了20万元用于本人经商办企业
第8题:
A、同时履行抗辩权
B、不安抗辩权
C、先履行抗辩权
D、先诉抗辩权
第9题:
第10题:
张某,男,39岁,公务员;梁某,女,37岁,工人。双方于1991年登记结婚,生有一女,现年10岁。从2000年起,男方与社会女青年沙某非法同居,夫妻关系开始紧张。同年12月,男方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此后,双方关系仍未改善,经常争吵不休。从2001年1月起,男方住到单位,不再回家,每月工资也不再贴补家用,女方只靠少量收入维持母女生活。2002年2月,张某再次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而梁某认为,夫妻纠纷系第三者介入所造成,只要无外来干扰,双方有可能和好,因此,仍不同意离婚。经多次调解,双方各执己见。试就本案情节,回答下列问题:法院可否判决双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