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的脱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题目

针织物的脱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与它的组织结构、纱线摩擦因数、未充满系数、纱线的抗弯刚度、织物的稀密程度等因素有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针织物的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穿套连接后,会向四周随意脱散,使线圈与线圈发生分离现象。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下列关于针织物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纬平组织织物易脱散,卷边;横向延伸性比纵向延伸性大;
  • B、罗纹组织织物不卷边;
  • C、罗纹组织织物横向有极高的延伸性和弹性,密度越大,弹性越好;
  • D、双反面组织织物不会产生卷边,纵横向的弹性和延伸性相近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表面平整,透气性较大,纵横向有较好的延伸性,但织物易脱散,卷边性大的是()

  • A、纬平针织物
  • B、针织物
  • C、罗纹织物
  • D、平纹织物

正确答案:B

第4题:

生物脱氮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来进行的,但硝化作用的速度快慢是与哪些因素有关?


正确答案: 硝化作用的速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1)pH值:当pH值为8.4时(指在20E条件下),硝化作用速度最快;
(2)温度:温度高时硝化作用速度快。一般在30℃时的硝化作用速度是17℃时的1倍;
(3)DO值:需要较高的DO值,当DO由2mg/L下降到0.5mg/L时,硝化作用速度由0.09下降到0.045kgNH4/(kgMLSS·日)。
(4)氨浓度:当小于2.5mg/L时,硝化速度就急剧下降。

第5题:

经针织物与纬编针织物的区别?


正确答案: 经编针织物: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经向”同时在经编织机的织针上成圈串套而成。其特点是纵向尺寸稳定,横向有弹性和延伸性,抗皱性好,脱散性小,透气性好。
纬编针织物:纱线沿着“纬向”顺序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其特点是一般尺寸不及经编针织物稳定,弹性、延伸性比经编针织物大,脱散性较经编针织物大。

第6题:

下列关于针织物纬平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织物容易脱散
  • B、织物横向延伸性比纵向延伸性大
  • C、织物易卷边
  • D、织物的正面有圈弧组成,平坦均匀,呈纵向条纹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正确答案: 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以下各因素有关
(1)人体触电时,致命的因素是通过人体的电流,而不是电压,但是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大。因此,人体触及到带电体的电压越高,危险性越大。但不论是高压还是低压,触电都是危险。
(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是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又一重要因素。人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人体电阻就越降低,流守的电流就越大,后果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约有0.1秒间歇,这0.1秒对电流最敏感。如果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零点几毫安)也会引起心脏震颤;如果电流不在这一瞬间通过,即使电流较大,也不至于引起心脏麻痹。由此可知,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0.1秒,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相重合而造成很大的危险。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也与电击伤程度有直接关系。电流通过人体头部,会使人立即昏迷,电流如果通过脊髓会使人半截肢体瘫痪,电流通过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会引起神经失常或引起心脏停止跳动,中断全身血液循环,造成死亡。因此,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其次,是手到手的电流途径,再次是脚到脚的电流途径。
(4)电流频率对电击伤害程度有很大影响。50HZ的工频交流电,对设计电气设备比较合理,但是这种频率的电流对人体触电伤害程度也最严重。
(5)人的健康状况,人体的皮肤的干湿等情况对电击伤害程度也有一定影响。凡患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或结核病的病人电击伤害程度比健康人严重。此外,皮肤干燥的电阻大,通过的电流小,皮肤潮湿电阻小,通过的电流就大,危害也大。

第8题:

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针织物的特性()。

  • A、纬斜性
  • B、脱散
  • C、钩丝
  • D、定型性

正确答案:D

第9题:

针织面料和服装由于其针织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几个性能特点,其中()是明显属于针织物的优点。

  • A、富有弹性
  • B、脱散性
  • C、透气性和吸湿性
  • D、抗剪性

正确答案:A,C

第10题:

下列不影响针织物脱散性的是()。

  • A、组织结构
  • B、纱线摩擦系数和抗弯刚度
  • C、织物未充满系数
  • D、纱线长度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