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生产上提高酶产量的措施有哪些?

题目

在工业生产上提高酶产量的措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茶叶生产上可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调节春茶产量洪峰?


正确答案:(1)早、中、晚生品种搭配茶树品种不同,新梢的物候学特性显著不同。因而品种间新梢的伸育程度、萌发轮次表现不一,在采摘上也就有所不同;
(2)改变剪采方式:春茶前轻剪比不剪的迟发芽5~15d,剪得程度深,则萌芽更迟。名优茶的采制能很有效地抑制采摘洪峰的出现,错开洪峰期,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多茶类地区,早春采制高档绿茶,后期采制乌龙茶;
(3)施肥耕作及激素的应用:施肥的种类及时期,耕作的迟早和使用发芽促进剂等,都能改变萌芽时期,影响采摘日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鲜叶高峰的作用。目前,一些生产单位为使茶芽早发,早春使用催芽素、叶面营养液,或采用塑料搭棚、地面铺草等措施,均使采摘期发生变化。

第2题:

在酶的发酵过程中,提高酶产量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添加诱导物:对于诱导酶的发酵生产,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诱导物能使酶的产量显著增加。诱导物一般分为三类:酶的作用底物,如青霉素是青霉素酰化酶的诱导物;酶的反应产物,如纤维素二糖可诱导纤维素酶的产生;酶的底物类似物,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对β-半乳糖苷酶的诱导效果比乳糖高几百倍。②降低阻遏物浓度:微生物酶的生产受到代谢末端产物的阻遏和分解代谢物阻遏的调节。为避免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可采用难于利用的碳源,或采用分次添加碳源的方法培养液中的碳源保持在不至于引起分解代谢物阻遏的浓度。
③添加表面活性剂:在发酵生产中,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常被用作产酶促进剂,但它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④添加产酶促进剂:产酶促进剂是指那些非微生物生长所必须,能提高酶产量但作用机制尚未阐明的物质,它可能是酶的激活剂或稳定剂.

第3题:

甘蔗是短日照植物,生产上采用5分钟打断暗期的措施,能提高()产量。


正确答案:茎杆

第4题:

在酶的发酵生产过程中,可以采取()、()、()、()等措施提高酶的产量。


正确答案:添加诱导物;降低阻遏物的浓度;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产酶促进剂

第5题:

提高发酵酶产量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发酵环境条件的优化(温度、pH值、溶氧、搅拌转速、氨离子、金属离子、营养物浓度等的优化控制,依据不同的发酵而有所不同);
(2)补料分批发酵技术;
(3)物理方法提速提量;
(4)增加前体物的合成。

第6题:

生产上提高复种指数的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复种方式的作物组合与品种搭配技术A、作物组合技术
①充分利用冬闲田和夏闲田增种一季作物
②利用短生育期作物替代长生育期作物
③利用作物的再生习性,发展再生种植B、作物品种搭配技术
①生长季节富裕地区——生育期较长的品种
②生长季节紧张的地区——早熟高产品种
(2)争取生长季节发展复种技术:改直播为育苗移栽;合理运用套作技术;合理运用免耕播种技术,减少农耗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打叶、喷施乙烯利等促熟技术;运用作物晚播技术(增加播量和密度)

第7题:

提高酶产量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添加诱导物
(2)控制阻遏物的浓度
(3)添加表面活性剂
(4)添加产酶促进剂

第8题:

工业发酵中提高发酵液的溶氧水平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提高通气强度;
(2)增加搅拌转速;
(3)增加罐压;
(4)增加挡板;
(5)通气中掺入纯氧;
(6)控制基质培养基;
(7)控制补料率;
(8)调节温度;
(9)添加表面活性剂;
(10)中间补水;
(11)液化培养基。

第9题:

提高酶产量的措施


正确答案:1.添加诱导物:
①酶的作用底物:如青霉素是青霉素酰化酶的诱导物。
②酶的反应产物:如纤维素二糖可诱导纤维素酶的产生。
③酶的底物类似物:如异丙基-β-硫代半乳糖苷(IPTG)对β-半乳糖苷酶的诱导效果比乳糖高几百倍
2.降低阻遏物浓度:微生物酶的生产受到代谢末端产物的阻遏和分解代谢物阻遏的调节。为避免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可采用难于利用的碳源,如在β-半乳糖苷酶的生产中,只有在培养基中不含葡萄糖时,才能大量诱导产酶。
3.添加表面活性剂(产酶促进剂):改变细胞的通透性或对酶分子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如在霉菌的发酵生产中添加1%的吐温可使纤维素酶的产量提高几倍到几十倍。

第10题:

提高酶产量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选育优良的产酶细胞、添加诱导物、控制阻遏物浓度、添加表面活性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