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风险评价的结果应为风险矩阵的哪个区域?()A、高风险区B、中风险区C、低风险区D、不确定
查看答案
问题:组织周边的环境包括(),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A、空气B、水、土地C、自然资源D、人E、动植物F、产品
问题:关于小船作业,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在小船上施工时必须穿救生衣。B、经常检查是小船否有充足的燃料。C、小船用油量少,发生燃油泄漏时可以不用管,因为泄露的油料会随河流飘走,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D、在雷电和恶劣天气条件下,不要开船
问题:提出红线意识的起因是()A、2013年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事故B、2013年的数据统计中发现员工安全意识薄弱C、2014年上半年的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D、2014年上半年的数据统计中发现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
问题:厨房内使用杀虫剂必须在供应食品前()分钟,而且要选择安全杀虫剂。A、20B、25C、30D、35
问题:施工过程中出现哑炮,爆炸工在检查炮井前,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A、从爆炸机上断开炮线。B、将雷管脚线短路。C、爆炸工立即通知仪器进行补井。D、等待15分钟(电雷管)或等待30分钟(电子雷管)后才能靠近哑炮井。
问题:地震队应定期组织对驾驶员进行健康体检,若驾驶员出现()应取消其驾驶资格。A、发烧B、职业禁忌症C、感冒D、生病
问题:HSE管理体系文件是由下列哪部分组成?()A、管理手册B、程序文件C、作业文件D、以上三部分
问题:直升机内装载设备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项是:()A、所装设备需绑紧;B、可以装运危险品(易燃、易爆、有毒物、腐蚀物品);C、长杆或高大物品,水平放置;D、设备装入货舱,可靠近为螺旋桨
问题:RWC事故属于事故分类中的第几级分类?()A、1B、2C、3D、4
问题:安全检查工作要做到“四不两直”,下面对“四不两直”描述正确的是()A、检查工作要:不打电话、不发邮件、不听汇报、不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B、检查工作要: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成小组、直奔基层、直插现场C、检查工作要: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D、检查工作要:不发通知、不打电话、不听汇报、不成小组、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问题:组织依据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与使用指南》建立()(EMS),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已经成为打破国际绿色壁垒、进入欧美市场的准入证,并逐渐成为组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及贸易往来的必备条件之一。A、环境管理体系B、健康医疗管理体系C、质量管理体系D、安全管理体系
问题:对于有效的召开HSE会议以下哪个说法不正确:()A、提前计划、有会议议程和主持人。B、重视每个人的意见,鼓励大家发言。C、所有与会人员积极参与和主动发言。D、会议主题临时确定。
问题:在地勤使用长缆为直升机进行吊索装载作业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非常最重要,以下行为中错误的是哪一个:()A、吊钩和长绳挂好后,切勿背对着或视线离开所吊物品。B、卸下吊装物品上的吊钩,应首先使物品着地。所吊物品如发生了旋转,切勿靠近,避免夹在旋转物体与地面之间。C、在飞机下面工作的人必须戴手套、系好有带子的安全帽,用护目镜来保护眼睛以免吹进沙子等。抓吊钩的人用对讲机通知飞行员所装货物类型及其它特殊条件的要求。D、使用多人进行货物装载,以便及时快速的吊装货物。
问题:汽车行驶前,()人员应系好安全带,不准在车上打闹A、司机和乘车B、驾驶员C、乘车
问题:针对长途旅程管理,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长途驾驶的司机每驾驶2个小时,需要休息10-15分钟B、长途旅程前,需要对道路、天气、驾驶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C、一个小队只需要一名长途司机就足够了D、长途司机需要携带足够的长途通讯工具,例如卫星电话
问题:在对危险化学品可燃性分类定义中的最高等级“极易燃”是指化学品的闪点温度在摄氏度()以下为“极易燃危险品”A、21OB、55OC、60OD、100O
问题:所有手持电动工具必须()。A、接地B、双层绝缘C、接地并双层绝缘D、接地或双层绝缘
问题:关于井炮施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引爆后,其他人员可以进入作业区。B、在装有雷管和炸药的车辆中禁止使用无线电台。在存储这些材料的场地可以使用。C、爆炸工全面负责起爆作业。若放炮位置出现异常,爆炸工可随时下令停止放炮。D、引爆前,为防止无线电通讯引发早爆事故,应停止爆炸工作业组以及其他作业人员之间的通讯联络。
问题:物探队应通过踏勘事先确定施工区域内房屋、桥梁输油管道等分布,并确定明确的炸药井炮作业的()A、安全距离B、炸药量C、井深D、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