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再评估过程中第三方如何进行心理调控。

题目

简述再评估过程中第三方如何进行心理调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绩效评估中心理调控的分类,下列不属于按调控内容划分的是()。

A.情商调控

B.意志调控

C.心理结构调控

D.动机调控


参考答案:A

第2题:

再评估过程中,被评估者容易产生如下心理

A. 慈悲效应

B. 折扣心理

C. 极化效应

D. 茫然心理

E. 成见心理(刻板印象)


正确答案:BDE

第3题:

再评估过程中,第三方易产生文饰心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如何进行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估?


答案:
解析: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估可从能力测验和适应性行为测试两方面进行检查。
(1)能力测验:
筛查测验:①丹佛发育筛查法(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ing test,DDST):DDST主要用于<6岁儿童发育筛查,实际应用时对<4.5岁的儿童较为适用。近年尚有修订版(DDST-R),结果异常或可疑者应进一步做诊断性测试。②绘人测试:适用于5~9.5岁儿童。③图片词汇测试(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适用于4~9岁儿童的一般智能筛查。
诊断测验:①Gesell发育量表:适用于4周至3岁的婴幼儿。从大运动、细动作、个人~社会、语言和适应性行为5个方面测试,结果以发育商(DQ)表示。②Bayley婴儿发育量表:适用于2~30个月婴幼儿。包括精神发育量表、运动量表和婴儿行为记录。③Standford-Binet智能量表:适用于2~18岁儿童。④Wechsler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wppsi):适用于4~6.5岁儿童。通过编制一整套不同测试题,分别衡量不同性质的能力。⑤Wechsler儿童智能量表修订片版(WISC-R):适用于6~16岁儿童,内容与评分方法同WPPSI。
(2)适应性行为测试:国内现在多采用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即"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此量表适用于6个月至15岁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评定。智力低下的诊断与分级必须结合适应性行为的评定结果。

第5题:

过程性评估符合的条件有( )。

A.团体心理咨询进行过程中所做的评估

B.团体心理咨询结束时进行的评估

C.团体心理咨询进行过程中决定团体应该终结还是应该延续

D.团体心理咨询进行过程中了解成员在团体内的表现和团体特征


正确答案:ACD

第6题:

指标确立过程中,被评估者的心理调控方法有

A. 转变评估观念

B. 心理接触

C. 法律约束

D. 评估技能培训

E. 取得关键人物支持


正确答案:ABE

第7题:

再评估过程中,第三方的心理调控的方法是输入新知识,克服偏见。()


正确答案:错

第8题:

再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容易产生如下心理()

A.慈悲效应

B.趋中趋势

C.极化效应

D.旁观者效应

E.敏感心理


正确答案:ACD

第9题:

下列关于过程性评估说法正确的是( )。
(A)团体心理咨询进行过程中所作的评估
(B)团体心理咨询结束时进行的评估
(C)团体心理咨询进行过程中决定团体应该终结还是应该延续的评估
(D)团体心理咨询进行过程中了解成员在团体内的表现和团体特征的评估


答案:A,C,D
解析:

第10题:

简述再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如何进行心理调控。


正确答案: 评估者心理调控:
(1)输入新知识,克服有偏见的心理态势。
(2)开发并运用再评估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标准。
(3)引入责任机制,避免主观印象和情绪波动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