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及优缺点。

题目

简述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及优缺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运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时,开发人员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并运行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快速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实现建立一个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原型系统,让用户在计算机上运行、试用这个原型系统,通过实践,了解未来的系统面貌,以便用户判断哪些功能符合他们的需求;哪些功能应该加强;哪些功能需要补充进来;哪些功能是多余的。用户通过实际试用原型系统,会提出许多修改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快速修改原型系统,然后用户再次试用修改后的原型系统,在根据用户的意见修改原型系统。如此反复地试用和改进,最终建立起完全符合用户需求的新系统。

第2题:

信息系统开发中,原型指的是什么?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原型是该系统早期可运行的一个版本,反映系统的部分重要功能和特征,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程序模块,数据文件、用户界面、主要输出信息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原型法是利用原型辅助开发系统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获得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投入少量人力和物力,尽快建立一个原始模型,使用户及时运行和看到模型的概貌和使用效果,并提出改进方案,开发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如此循环迭代,直到形成一个用户满意的模型为止。

第3题:

简述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点。


正确答案:原型法(PrototypingApproach)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称之为原型。接着运行这个原型,再不断评价和改进原型,使之逐步完善。其开发过程是多次重复、不断演进的过程。(1)原型法是一种快速低成本的系统开发方法,在需求难以说明,或需求变动较大的一类系统开发中是可用的方法。(2)原型法的优点表现在:更能满足用户需求;适应需求不确定的情况;能较快的实现系统计本结构;开发成本低。

第4题:

简述原型法的开发步骤及优缺点。


正确答案:原型法在建立新系统时可以划分为4个步骤:
(1)确定用户的基本要求。如功能、界面要求等。
(2)开发初始原型。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迅速开发出新系统的原型,交由用户试用。
(3)征求用户对原型的意见。通过用户与开发者的交流尽量使用户的要求达到最大满足。若用户对新系统原型完全不能接受,则应回到第⑵阶段。
(4)修改系统原型。对原型进行修改、完善,再回到第⑶阶段,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原型法的优缺点
优点:贯彻“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易被客户所接受;开发周期短。降低了系统开发风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开发费用。
缺点:缺乏对管理信息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整体性、全局观不好;对开发工具要求较高;反复修改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还有可能拖延开发时间。一般适用于中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不适合大型、业务复杂的系统。

第5题:

简述IPOA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


正确答案: 基本思想是:将ATM网络当作局域网来处理,即在传输IP分组时把ATM网络看作是另一种网络;
优缺点:使LIS上传输的广播业务量大大减少,同时简化了主机间的通信步骤,改善了传输延迟,还具有协议简单,传输效率高,可在LIS支持QOS。在基于RFC1577的IPOA中,不支持IP广播和多播的应用;RFC1577只适用于处理IP协议,对于其他协议无效;只规定了再一个LIS内的通信协议。

第6题:

简述原型法基本思想。


正确答案: 原型法是一种快速低成本的系统开发方法。基本思路是:系统开发人员确定初步需求,确定输入、输出和处理;形成可执行的系统原型;用户对原型试运行,提出修改意见;开发人员修改原型,再交用户运行,直到用户满意;最后再编制文档。

第7题:

简述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及优缺点,其意义何在?


正确答案: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面向对象”是一种从结构组织角度模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对象构成的,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客观世界,即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把系统设计成由一些不可变的(相对固定)部分组成的最小集合,这些不可变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对象。
优缺点: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应用解决了传统结构化开发方法中客观世界描述工具与软件结构的不一致性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解决了从分析和设计到软件模块结构之间多次转换映射的繁杂过程;然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需要一定的软件基础支持,在大型的MIS开发中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各部分关系失调等等问题。

第8题:

简述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是:把软件的整个生命期分为需要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阶段,并严格规定各阶段工作的任务、目标、提交的成果,甚至规定了工作的步骤和采用的工具。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建立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基本功能;然后,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补充数据,修订与增添有关模型和方法,满足使用者的进一步要求。
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生命周期法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规律划分阶段,明确定义各阶段的活动,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保证用户需求的贯彻执行。使用生命周期法对系统的每个微小情况都能给予更多的注意;强调了用户的参与,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整个开发过程的规范和严格定义,常常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系统;完整的文档也使系统日后的维护工作更为方便。但是,生命周期法开发时间长;成本高;需要用户提供完整的需求,对于需求不确定情况不适应;强调用户的参与,但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不够直接;开发过程较为复杂,不易适应环境的变化;生命周期法的开发是分阶段进行的,某阶段出现的错误将被带到下一阶段,并被扩大。
原型法的优缺点:通常更能满足用户需求;适应需求不确定的情况;能较快地实现系统基本结构;开发成本低。但是为了加快系统开发的速度,常常导致系统质量的下降;没有严格的开发文档,维护较困难。

第9题:

试述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正确答案: 原则法的基本思路是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根据用户提出的最基本的问题和想法很快建立一个应用软件的骨架,作为应用开发的实验模型。
这个实验模型叫做系统原型,用户先运行这个原型系统,熟悉它、使用它、受到启发并取得经验,然后对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提出精确、具体的要求,在对系统的需求最后决定后,再用传统的方法建设系统,通常原型系统的部分程序可以在后来的系统建设中直接采用。

第10题:

原型法优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原型法的优点是简易,用户容易接受;缺点是返工现象特别严重,不适合开发大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