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大多数有关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中,均采用了基尼系数这个分析工具,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4以上表示绝对不平均。以此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并具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据测算,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424,1998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15年继续上升为0.476。请用管理学公平理论来分析?

题目

在当前大多数有关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中,均采用了基尼系数这个分析工具,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4以上表示绝对不平均。以此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并具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据测算,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424,1998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15年继续上升为0.476。请用管理学公平理论来分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提出。该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激励理论,认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
公平理论指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公平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职工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这种社会比较,同时也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历史比较。当职工对自己的报酬作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的结果表明收支比率相等时,便会感到受到了公平待遇,因而心理平衡,心情舒畅,工作努力。如果认为收支比率不相等时,便会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产生怨恨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当认为自己的收支比率过低时,会产生报酬不足的不公平感,比率差距越大,这种感觉越强烈。这时职工就会产生挫折感、义愤感、仇恨心理,甚至产生破坏心理。少数时候,也会因认为自己的收支比率过高,产生不安的感觉或感激心理。
当职工感到不公平时,他可能千方百计进行自我安慰,如通过自我解释,主观上造成一种公平的假象,以减少心理失衡或选择另一种比较基准进行比较,以便获得主观上的公平感;还可能采取行动,改变对方或自己的收支比率,如要求把别人的报酬降下来、增加别人的劳动投入或要求给自己增加报酬、减少劳动投入等;还可能采取发牢骚,讲怪话,消极怠工,制造矛盾或弃职他就等行为。
横向比较:对自己报酬的感觉、对自己投入的感觉、对他人报酬的感觉、对他人投入的感觉。
纵向比较:对自己报酬的感觉、对自己投入的感觉、对自己过去报酬的感觉、对自己过去投入的感觉。
实用意义:公平理论为组织管理者公平对待每一个职工提供了一种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对于组织管理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1. 管理者要引导职工形成正确的公平感。职工的社会比较成或历史比较客观存在,并且这种比较往往是凭个人的主观感觉,因此,管理者要多作正确的引导,使职工形成正确的公平感。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往往会产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贡献和作用,压低他人的绩效和付出,总认为自己报酬偏低,从而产生不公平心理的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广,比较范围越来越大,以及收入差距增大的社会现实,都增加了职工产生不公平感的可能性。组织管理者要引导职工正确进行比较,多看到他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短处,客观公正地选择比较基准,多在自己所在的地区、行业内比较,尽可能看到自己报酬的发展和提高,避免盲目攀比而造成不公平感。
2. 职工的公平感将影响整个组织的积极性。事实表明,职工的公平感不仅对职工个体行为有直接影响,而且还将通过个体行为影响整个组织的积极性。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要着力营造一种公平的氛围,如正确引导职工言论,减少因不正常的舆论传播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经常深入群众中,了解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关心照顾弱势群体,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秘密地单独发奖或给予补助等。
3. 领导者的管理行为必须遵循公正原则。领导行为是否公正将直接影响职工对比较对象的正确选择,如领导处事不公,职工必将选择受领导“照顾者”作比较基准,以致增大比较结果的反差而产生不公平心理。因此,组织管理者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职工,公正地处理每一件事情,依法行政,避免因情感因素导致管理行为不公正。同时,也应注意,公平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比较对象的一种平衡,而不是平均。在分配问题上,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后富者不断改变现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否则就会产生“大锅饭”现象,使组织运行机制失去活力。
4. 报酬的分配要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对职工报酬的分配要体现“多劳多得,质优多得,责重多得”的原则,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办法。在物质报酬的分配上,应正确运用竞争机制的激励作用,通过合理拉开分配差距体现公平,在精神上,要采用关心、鼓励、表扬等方式,使职工体会自己受到了重视,品尝到成功的欣慰与自我实现的快乐,自觉地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整合一致,形成无私奉献的职业责任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情况所对应的收入分配最为平均的是( )。 A.基尼系数为0.1 B.基尼系数为0.25 C.基尼系数为0.3 D.基尼系数为0.4


正确答案:A
基尼系数越小说明收入分配越平均。故选A。 

第2题:

下列关于基尼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B、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C、基尼系数为“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D、基尼系数为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行的判断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逐年增加

C、当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警戒线

D、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基尼系数高于城镇


参考答案:A

第4题:

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 为0.61,在全世界处于较高位置。所谓基尼系数,是经济学中用于衡量居民收人差距的 常用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居民收人差距越大。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全球基尼 系数平均为0. 44。报告同时指出,我国城镇家庭收人的基尼系数为0. 56,农村家庭收人 的基尼系数为0.60。这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出中国无论是从全国、城镇还是农村来看,贫 富差距都较大。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文段标题的是( )。


A.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B.调査显示中国基尼系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
D.我国城乡居民收人的基尼系数过大

答案:B
解析:
标题要起到概括文段中心内容、体现作者意图等作用,B项最为恰当。文 段论述的中心不是基尼系数的概念本身,故A项不合适。文段只是阐述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 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并未提及差距产生的原因,故C项不合适。而D项没有体现出我国基尼 系数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不能概括整个文段,故也不合适。

第5题:

下列对基尼系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 和1之间,数值越高,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
B.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人的百分比
C.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表示收人差距较大
D.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答案:A
解析: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勾。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 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 2—0. 3表示比较平均;0. 3—0. 4 表示相对合理;0. 4—0. 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 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限只能用作宏 观调控的参照系,而不能成为禁铟和教条。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第6题:

下列错误的选项是()

A、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距越大;

B、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差距越小。

C、基尼系数为0,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D、基尼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参考答案:D

第7题:

基尼系数,是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当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下列选项中,有关基尼系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尼系数是测量收入平等的指标

B.基尼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也越小

C.我国城市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15上升2000年的0.32,这说明至2000年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D.我国农村地区基尼系数在90年代为0.338左右,处于国际水平的相对合理区域


正确答案:A
本题定义指出基尼系数是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选项A说它是测量收入平等的指标是不正确的。根据基尼系数的几个分段,我们可以得出选项B、C、D的表述都是正确的,所以,本题选A。

第8题:

基尼系数是描述收入再分配状况的一个指标。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异呈扩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33,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37,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0.4以上。基尼系数的意义是指()。

A.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B.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不平等

C.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D.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高于0.5以上,表示收入高度平等


参考答案:A
第76页脚注1

第9题:

下列对基尼系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O和1之间,数值越高,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勻
B.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C.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D.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答案:A
解析: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O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限只能用作宏观调控的参照系,而不能成为禁锢和教条。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第10题:

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在全世界处于较高位置。所谓基尼系数,是经济学中用于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差距越大。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全球基尼系数平均为0.44。报告同时指出,我国城镇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0。这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出中国无论是从全国、城镇还是农村来看,贫富差距都较大。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文段标题的是( )。


A. 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B. 调查显示中国基尼系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 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
D.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过大

答案:B
解析:
标题要起到概括文段中心内容、体现作者意图等作用,B项最为恰当。文段论述的中心不是基尼系数的概念本身,故A项不合适。文段只是阐述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并未提及差距产生的原因,故C项不合适。而D项没有体现出我国基尼系数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不能概括整个文段,故也不合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