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已知两数5678H和0DCBAH相加,试写出各标志位的置位情况和相加结果(用竖式计算)。OF://SF://AF://CF://结果:

题目

计算题:已知两数5678H和0DCBAH相加,试写出各标志位的置位情况和相加结果(用竖式计算)。OF://SF://AF://CF://结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两个同符号的数相加或异符号的数相减,所得结果的符号位SF和进位标识CP进行______运算为1时,表示运算的结果产生溢出。

A.与

B.或

C.与非

D.异或


正确答案:D
解析: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补码的运算及其溢出。在确定了运算的字长和数据的表示方法后,数据的范围也就确定了。一旦运算结果超出所能表示的数据范围,就会发生溢出。发生溢出时,运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当两个同符号的数相加(或者是相异符号数相减)时,运算结果有可能产生溢出。常用的溢出检测机制主要有进位判决法和双符号位判决法。(1)双符号位判决法若采用两位表示符号,即00表示正号,11表示负号,则溢出时两个符号位就不一致了,从而可以判定发生了溢出。这需要通过异或运算判别。(2)进位判决法令Cn-1表示最高数值位向最高位的进位,Cn表示符号位的进位,则Cn-1Cn=1表示溢出。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将所给带符号数的符号位用双符号位表示,然后转换成补码,进行补码运算,得到结果。因此可以知道本题中的运算为异或运算。应选择答案D。要注意;结果溢出和结果产生进位是两个概念,溢出表示运算结果出错,进位表示最高位产生了进位,但结果并未出错。

第2题:

求出以下各十六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4AE0H的差值,并根据结果设置标志位SF、ZF、CF和OF的值。EA04H。


正确答案: 差为9F24H;SF=1,ZF=0,CF=0,OF=0。

第3题:

两个同符号的数相加或异符号的数相减,所得结果的符号位SF和进位标志CF进行(1)运算为1时,表示运算的结果产生溢出。

A.与

B.或

C.与非

D.异或


正确答案:D
解析:见公共试题Ⅱ(1)。

第4题:

完成两数相加后是否溢出的运算,用()标志位判别。

  • A、ZF
  • B、IF
  • C、OF
  • D、SF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两个同符号的数相加或异符号的数相减,所得结果的符号位SF和进位标志CF进行()运算为1时,表示运算的结果产生溢出。

  • A、与 
  • B、或 
  • C、与非  
  • D、异或 

正确答案:D

第6题:

执行乘法指令后,影响的标志位是()。

  • A、CF,OF
  • B、SF,ZF
  • C、CF,OF,SF
  • D、AF,CF,OF,PF,SF,ZF都不确定

正确答案:A

第7题:

求出以下各十六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62A0H之和,并根据结果设置标志位SF、ZF、CF和OF的值。9D60H。


正确答案: 和为0000H;SF=0,ZF=1,CF=1,OF=0。

第8题:

八位二进制数“1100001”和八位二进制数“11010011”进行加法运算,运算的正确结果是()

A、如果两个数均为补码,相加结果为10010100

B、如果两个数均为原码,相加结果为10010100

C、如果两个数均为无符号数,相加结果为10010100

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A

第9题:

补码加/减法是指()

  • A、 操作数用补码表示,两尾数相加/减,符号位单独处理
  • B、 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符号位和尾数一起参加运算,结果的符号与加/减数相同
  • C、 操作数用补码表示,连同符号位直接相加,减某数用加某数的机器负数代替,结果的符号在运算中形成
  • D、 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由数符决定两尾数的操作,符号位单独处理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已知两数82A0H和8265H相加,写出下列标志位的置位情况和相加结果:OF(溢出标志):(),SF(符号标志): (),AF(辅助进位标志):(),CF(进位标志):(),结果:()。


正确答案:0;0;0;1;050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