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是()寄存器,用来指出当前堆栈段中栈顶的()。

题目

SP是()寄存器,用来指出当前堆栈段中栈顶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堆栈操作中都是对栈顶单元进行的,访问堆栈的地址是由堆栈指针SP指定的。在操作过程中,指针 SP不需要用户指定。在下推式堆栈中,写入堆栈的单元地址是(36)。

A.PC

B.指令寄存器

C.(SP)-1

D.(SP)+1


正确答案:D
解析:堆栈是一个专门的存储区,其存取数据的顺序是先进后出,每次操作都是对栈顶单元进行的。栈顶单元的地址,每次进出栈时都要自动修改。栈顶单元的地址放在堆栈指针SP中,写入堆栈时,栈顶单元已经存有数据,再写入新数据时,不能写入原来的SP中,必须写到栈顶单元的下一单元中,在堆栈地址是向下生长的下推式堆栈中,写入数据的堆栈单元的堆栈单元地址是(SP)+1,即进栈操作把SP加1后再把进栈的数据写入新的栈顶单元(SP)/1中。出栈时,把栈顶单元内容弹出,然后(SP)-1。指针SP的修改是指令自动完成的,不需要用户参与。

第2题:

堆栈操作时,段基址由()寄存器指出,段内偏移量由SP寄存器指出。

A.CS
B.DS
C.SS
D.ES

答案:C
解析:

第3题:

操作数存在堆栈中,指令隐含约定由堆栈指针SP寄存器提供堆栈栈顶单元地址,进行读出或写入的是()。

A.寄存器寻址

B.主存寻址

C.堆栈寻址


正确答案:C

第4题:

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

  • A、栈顶单元内容
  • B、栈顶单元地址
  • C、栈底单元内容
  • D、栈底单元地址

正确答案:B

第5题:

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某通用寄存器,SP为堆栈指示器,Msp为SP指示器的栈项单元,如果入栈操作的动作是(A)→Msp,(SP)-1→SP,那么出栈操作的动作应为()。

A.(SP)+1→SP,(Msp)→A
B.(Msp)→A,(SP)+1→SP
C.(SP)→1→SP,(Msp)→A
D.(Msp)→A,(SP)-1→SP

答案:A
解析:
由入栈操作的动作可知,堆栈指示器SP是向低地址扩充的,其指向的是栈项下一个单元的地址。那么在出栈时,首先将堆栈指示器SP指向栈顶元素,即将SP向高地址扩充一个单元(对应动作为:(SP)+1→SP).然后将该单元的内容存放到通用寄存器A中(对应动作为:(Msp)→A)。

第6题:

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累加寄存器,SP为堆栈指示器,Msp为SP指示器的栈顶单元,如果操作的动作是:(A)→Msp,(SP)-1→SP,那么出栈操作的动作为:()

A.(Msp)→A,(SP)+1→SP

B.(SP)+1→SP,(Msp)→A

C.(SP)-1→SP,(Msp)→A

D.(Msp)→A,(SP)-1→SP


参考答案:B

第7题:

在堆栈寻址中,设A为累加器,SP为堆栈指示器,Msp为SP指示的栈顶单元。如果进栈操作顺序是:(SP)-1→SP,(A)→Msp,那么出栈操作的顺序应是()。

A.(Msp)→A,(SP)+1→SP
B.(SP)+1→SP,(Msp)→A
C.(SP)-1→SP,(Msp)→A
D.(Msp)→A,(SP)-1→SP

答案:A
解析:
堆栈是按特定顺序进行访问的存储区,其访问方式是后进先出,即先存入的数据后读出。对堆栈的操作有入栈和出栈两种,两者的操作完全相反,包括功能和顺序均相反。

第8题:

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通用寄存器,SP为堆栈指示器,MSP为SP指示器的栈顶单元,如果操作的动作是:(A)→MSP,(SP)-1→SP,那么出栈的动作应是()。

A、(MSP)→A,(SP)+1→SP

B、(SP)+1→SP,(MSP)→A

C、(SP)-1→SP,(MSP)→A

D、(SP)→A,(SP)-1→SP


正确答案:B

第9题:

在存储器堆栈结构中,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

  • A、栈顶单元地址
  • B、栈底单元地址
  • C、栈顶单元内容
  • D、栈底单元内容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下列关于堆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先入后出”为原则
  • B、栈区最高地址单元的前一个单元为栈底
  • C、运行中SP寄存器动态跟踪栈顶位置
  • D、压栈和弹出都是以字节为单位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