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题目

简述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韵文性。
(2)直观性。
(3)幻想性。
(4)叙事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儿童文学特征?


正确答案: (1)婴幼儿文学。
①生理特点:身体迅速发展,语言开始有控制能力,独立行走——视野开始开拓。
②语言发展——飞跃。
③心理特征——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④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看大人脸色,思维出现。
⑤要求:a、游戏性。b、兴趣性。c、直感性。d、幻想。
⑥作用:身心健康,教育,认识,美感和娱乐作用。
⑦常见的样式:a、儿歌。b、幼儿诗。c、短童话。d、婴幼儿生活故事。e、动物故事。f、传说神话。g、寓言。
(2)童年期文学。
①生理特点:大脑发育接近成人,语言已经完整。
②心理特征:a、具备逻辑思维。b、完全成为有意识。c、集体观,荣誉感——个性开始突出。d、情感开始丰富(爱、恨、怒、忐忑)。
③要求:听讲与阅读并重,如果说婴幼儿期以听讲为主,童年期就是听讲与阅读并重。a、浅显性。b、真实性。c、趣味性。
④形式、手法:a、儿童诗。b、英雄故事。c、小说。d、科幻作品。e、童话和寓言。
⑤作用:身心健康,教育,认识,美感和娱乐作用。
(3)少年期文学。
①生理特点:最大的标志是性成熟。
②心理特点:a、开始对一切感兴趣。b、思维达到成熟。c、情感、道德开始稳定。
③要求:a、真实性。b、深刻性。c、新奇性。d、艺术性。
④形式、手法:a、诗歌。b、小说。c、童话、散文、电影和电视剧本。
⑤作用:身心健康,教育,认识,美感和娱乐作用。

第2题:

简述儿童文学的概念的基本含义。


正确答案: (1)儿童文学是为了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特殊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第3题:

简述儿童文学鉴赏的意义是什么?
(1)有利于增强作家创作的自觉性,提高创作水平;
(2)有利于小读者发展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水平;
(3)是充分发挥儿童文学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的有力保证;
(4)是文学鉴赏活动的开端,是促使一些作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最初契机;
(5)是开展正常儿童文学批评的基础。

第4题:

简述儿童文学三个层次。


正确答案: 从接受对象来分,可以分为3岁至6岁的幼儿文学、6岁到11岁左右的童年文学(狭义)和11岁以上的少年文学;在儿童文学中,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特色最为鲜明,个性最为突出的文学。

第5题:

简述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教育目标的载体,又是活动的依据。作品选得好,教育目标的实施就有了保证。选择作品内容既要考虑到作品的教育功能,又要考虑到学前儿童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可用于学前儿童文学教育的作品题材主要有生活故事、童话、寓言、民间传说、儿歌、儿童诗、抒情散文以及童话剧等。
(1)作品中的形象鲜明生动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要活灵活现,不论主人公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都要抓住其外部特征,写出其神态和动作。
(2)作品结构简单,情节单纯而有趣
由于儿童对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解往往比较简单,且停留于表面,因此,给儿童讲的故事情节不要太复杂。通常一部作品主要讲一件事,而且这件事所涉及的人物不要太多,人物关系也不要太复杂。在结构方面,儿童文学作品多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
(3)作品的语言浅显易懂、具体生动
根据儿童理解词义的发展特点,他们不能准确地理解抽象水平很高的词汇,比较容易理解一些反映事物具体特征的词汇。有时语言的多样性表述方式也是儿童所喜爱的。他们往往为了学习不同的表述方式而自觉模仿作品中的文学语言和人物对话中的成熟语言,从而获得不同样式和不同风格的语言。
(4)作品的题材以学前儿童熟悉的生活为主

第6题:

简述古典文学与儿童文学。


正确答案: 在《诗经》和《春秋》中有一些儿歌,古代诗歌中也有一些儿童诗。在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明代杨慎《古今风谣》已自趋一体。诗歌内容通俗浅显,感情积极健康,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深邃高远。明代的吕坤《演小儿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儿歌专辑。清代《天籁集》48篇

第7题:

儿童文学艺术样式上的独特性,根源于读者对象的年龄特征,而决定这个特征的因素是()、()和()。


正确答案: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化程度

第8题:

简述鲁迅对儿童文学的贡献?


正确答案: (一)批判旧读物,“救救孩子”。
(1)在旧社会,历代反动统治阶级为了制造未来的“顺民”和听从驱使的奴才,无不“从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入手,”无不以侵透忠君教父的封建伦常和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旧读物“统辖茫无所知的儿童”。严重的毒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2)《二十四孝图》是鲁迅对封建礼教痛恨的战斗檄文,像《神话诗》和《二十四孝图》长期被当作教科书,面对这些反动的毒害儿童的旧读物,作为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以笔为武器,要掀掉这“吃人的筵席”,“救救孩子”。——他写了《狂人日记》——《我的第一个师傅》。
(3)《从照相谈起》,鲁迅的文章对封建旧社会是一个强烈的震撼,他的“救救孩子”的呼声,就推翻毒害孩子封建礼教制度的一声呐喊。所以,20年代以后,中国儿童文学有所改变。
(二)发展新的儿童文学,培养“新的战士”。鲁迅一向认为孩子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是不可分的。有破就有立,鲁迅在破除旧的东西时,又在为新的儿童文学作大量的立的工作,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1)思想教育方面,鲁迅坚持要培养孩子的思想性,认为这才是首要。
(2)创作上,强调照顾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提出“有益和有味”。
(3)语言上,必须注重浅近易懂。
(4)体裁上,鲁迅主张多样化——他翻译的有童话、童话诗、小说、科幻读物,可见,他的儿童体裁上是多样化的。他自己创作了《社戏》、《故乡》等文学作品。
(三)引进外国名著,“亦尚存希望于将来”。
鲁迅在选择翻译作品时,有明确的目的:
(1)是要将这样的崭新的童话介绍一点到中国来,以供孩子的父母师长阅读。
(2)也可以给孩子看,触发儿童新的心理特征。

第9题:

简述儿童文学的特色。


正确答案: 儿童文学的特色是逐层递减。

第10题:

简述叶圣陶对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和他的儿童文学作品特色。


正确答案: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者,也是我国幼儿文学创作的先驱。他是我国现代童话的创始人,他于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创作的第一部童话集。1931年,他又出版了另一部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
叶圣陶创作的幼儿童话清新、温馨、充满诗情画意,如《画眉》、《小白船》、《燕子》、《芳儿的梦》等。他创作的幼儿诗歌形象优美、语言明快、洋溢着童真童趣,如《蝴蝶歌》、《小小的船》等至今仍为幼儿喜爱、诵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