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解放后直到现在中小学管理体制的演变情况。

题目

简述我国解放后直到现在中小学管理体制的演变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报业管理体制的三大阶段。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我国新闻事业体系迅速发展壮大的阶段,形成的是总编辑负责制。
(2)第二阶段(新时期拨乱反正至90年代中期),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复苏及产业媒介、行业媒介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首先在广东形成的是以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负责制为代表的体制。
(3)第三阶段(90年代日期至今)是我国报业集团出现之后的阶段媒介。目前,媒介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媒介集团的新体制及相关的内部运行机制。

第2题:

试述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演变的历程与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1)外汇管理是一国政府为维护本国经济发展、金融稳定和对外交往的正常进行而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所实施的一种限毹性的政策措施。
(2)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演变与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紧密相连。
(3)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汇管理逐渐放开。
(4)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
(5)1996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6)实现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人民币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长远目标,我们需要在培育市场、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监管能力等方面做大量工作。
(7)在今后的发展中,人民币必将走向国际化.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第3题:

简述我国乡级政府的历史演变。


参考答案:

(1)秦汉时期乡是基层地方政府
(2)隋以后乡不再是地方政府单位,只是一种地域名称
(3)民国时期(1928年)正式定制乡镇作为县以下的一级政权组织,不久即被联保取代,抗战后才恢复乡制
(4)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乡为基层政权
(5)1958年人民公社代替乡作为农村基层政权
(6)1983年乡重新被确定为农村基层政府单位


第4题:

简述老解放区教育对我国解放后教育管理的影响。


正确答案: 老解放区教育的积极影响表现在: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
老解放区教育的消极影响:
(1)首长负责制
第一把手绝对权威,说了算,缺乏民主。
(2)包制和供给制的影响
一切国家包下来,躺在国家身上吃大锅饭。
(3)个人属于组织
职工是单位所有制。对个人来说,不许流动;对组织来说,不许辞退职工,使得人才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4)评价人是以政治道德标准,而不是以工作绩效为标准
忽视了岗位责任制,对工作没有考核,也不做评定。
(5)把淘汰看成是残酷的资本主义的作法。
这些思想不见经传,但在教育管理中确有影响,影响着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影响着教育上不去。

第5题:

试述先秦时期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其启示演变.


正确答案: 夏商周三代实行宗法分封制,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名义上属天子所有,天子通过授土授民,封赐给诸侯王。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演变
1、由“有封有建”的王朝诸侯分级管理体制向“有封无建”的统一集权的方向发展;战国时,各诸侯国都建立了以王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诸侯国之间各自为政,诸侯国的财政有集权的倾向。
2、国家财政与王室财政的分离;春秋时期王室财政瑜国家财政仍然混为一体,这种体制到战国晚期才逐渐分离开来。
3、上计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上计的内容非常详细,通过上计制度,为国君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官员及财政管理办法和手段,加强了正在形成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4、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政的监督。秦汉时期派遣史掌监财政及地方各郡,就是由战国时期这项制度演化发展而来的。
启示:改革要适应生产力的进步;改革的目的要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财力分配要用于公共需要;财政税收反作用社会发展变化的能量有时候是十分强大的;进步的财政税收改革必然会侵犯社会某些阶层的既得利益,因而激烈的改革往往会遭到激烈的反抗。

第6题:

试述我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 我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统收统支”阶段是我国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实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银行系统内部信贷资金实现统存统贷管理;二是银行对企业实行资金供给制。
2.“差额包干”是我国在1981年推行的“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3.“实存实贷”是我国在1985年实行的管理体制,其基本原则是“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存实贷、相互融通”。
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1994年开始推行,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总量控制、比例管理、分类指导、市场融通”;第二个阶段是1998年实行的“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第7题:

简述牒的适用范围的演变情况。


正确答案: ①汉代:既用于下级对上级,也用于民众上官府。
②三国至南北朝:用于民众上于官府进行诉讼,同时也作为下级陈于上级的公文。
③唐朝:限于下级对上级,别设“辞”,用于民众对官府。还以牒作为凭证性文件之名:A度牒:政府发给僧尼的身份凭证;B黄牒:委任官吏的凭证。
④宋元时:文种出现分支,为与下行,平行的牒相别异,上行之牒改称为牒上,牒呈上。
⑤明清:称为牒呈。

第8题:

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的历程。


参考答案:

(一)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二)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到1928年6月奉系军阀统治垮台。
(三)从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9题:

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正确答案: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
(1)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4)直观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第10题:

简述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总目标。


正确答案: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总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