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题目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邓小平提出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


正确答案: (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第2题:

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要求()

  • A、分级办学
  • B、简政放权
  • C、分级管理
  • D、地方负责

正确答案:A

第3题: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应当是系统地改革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逐步建立起有()的社会主义教育行政体制。
中国特色

第4题:

简述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高等学校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 1985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尝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改革,建立新型政校关系。
(2)实施以共建、合并、划转为主要形式的联合办学的改革。
(3)进行高校教育行政只能转换的改革。
(4)加强高校教育两级行政体系建设。

第5题:

简述我国当前教育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向。


正确答案: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2)调整现有教育体制改革,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3)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省级人民政府管理发展和管理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4)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的状况。
(5)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第6题: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主要有哪些经验和教育训?


正确答案: 纵观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上,即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权力职责划分问题的改革尝试中,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我们认为并不在于某些权力该不该下放给地方与学校,而在于权力下放之后,中央对地方如何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即有力的宏观调控。首先下放权力给地方和学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特征的直接反映,是一种大趋势,其次公权的趋势并不意味着集权的无所作为,事实恰恰相反,就组织而言,由于下放权力造成诸多结构上的结合部,也由于进一步分权开甩各个职能部门更依赖其他部门,因此,组织协调工作和整体规划,宏观领导工作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强。

第7题: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教训是什么?


正确答案:纵观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上,即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权力职责划分问题的改革尝试中,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我们认为并不在于某些权力该不该下放给地方与学校,而在于权力下放之后,中央对地方如何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即有利的宏观调控。首先下放权力给地方和学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特征的直接反映,是一种大趋势;其次公权的趋势并不意味着集权的无所作为,事实上恰恰相反,就组织而言,由于下放权力造成诸多结构上的结合部,也由于进一步分权开甩各个职能部门更依赖其他部门。因此,组织协调工作和整体规划,宏观领导工作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强。

第8题:

简述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正确答案: (1)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
(2)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
(3)实行政校分开,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4)加强社会的参与管理,增强基层教育行政的活力

第9题:

简述各级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正确答案: 1.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教育的宏观管理、依法调整、明确并完善各级政府的教育管理权责,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2.要处理好中央办学与地主办学、政府办学与社会其他力量办学的关系;
3.要处理好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
4.要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5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第10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1.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纲领。
2.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种特色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1994年国务院又颁发了《纲要》的实施意见。
这些文件均为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纲领,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精辟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