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为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1.68米。以下不属于河北沧州的地下漏斗群可能造成危害的是()A、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C、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将导致当地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题目

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为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1.68米。以下不属于河北沧州的地下漏斗群可能造成危害的是()

  • A、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
  • 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
  • C、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D、将导致当地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除了抽汲地下水能够引起地面沉降外,()采掘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A、固体矿产

B、石油

C、天然气

D、煤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地下水评价Ⅰ类新建项目,需要调查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有( )。

A.地下水污染
B.天然劣质地下水
C.土壤污染
D.地面沉降

答案:A,C
解析: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地下水污染调查;②土壤污染调查;③场地环境调查。

第3题:

以下情形除了(),审批机关可以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年度取水量予以限制。

A、单位多次在统一地域取水的

B、因自然原因,水资源不能满足本地区正常供水的

C、取水、退水对水功能区水域使用功能、生态与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

D、地下水严重超采或者因地下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


答案:A

第4题:

(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内容可不包括()。

A.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
B.评价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污染程度
C.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
D.建设项目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某滨海平原地区引河灌溉工程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由此可能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有( )。

A.海水入侵
B.地面沉降
C.次生沼泽化
D.土壤次生盐渍化

答案: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产生的土地次生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湿地退化等,以及灌溉导致局部地下水位上升产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等。

第6题:

本讲指出,若一些地区河流过度取水,地下水超采,会导致哪些现象出现?()

A、河道断流

B、湖泊干涸

C、湿地萎缩

D、海水入侵

E、地面沉降


答案:ABCDE

第7题:

(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内容可不包括()。

A.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
B.评价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污染程度
C.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
D.建设项目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

答案:B
解析:
识别内容
(1)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位置、规模、材质等)及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
(2)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特征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污废水成分(可参照 HJ/T 2.3)、液体物料成分、固废浸出液成分等确定。

第8题:

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并引发地面沉降现象。我国最早发现地面沉降的地区是()。

A.北京

B.天津

C.保定

D.上海


正确答案:D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主要内容有()。

A.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
B.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设施
C.可能污染地下水的途径
D.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

答案:A,B,C,D
解析:

第10题:

下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完成题。



造成该地区地面沉降的可能原因是(  )。查看材料

A.全球变暖
B.气候干旱
C.植被破坏
D.超采地下水

答案:D
解析: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该地区地面沉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