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通过感觉器官进入大脑的信息量是相当大的,但估计仅有()的信息能被较长期的储存记忆。
第1题:
下列关于记忆的陈述,错误的是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储存时间分别是0.25~2秒、5秒~2分钟、1分钟以上
B、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分别是视觉编码、听觉编码、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
C、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容量分别是:容量较大、(7±2)个组块、没有限度
D、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方法
E、遗忘过程最初进展较慢,以后逐渐加快
第2题: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不但比其他感觉器官多得多,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不能获得的。据研究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来自眼睛。下列陈述不符合本段文意的是( )
A.在人和动物的各种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B.作为感觉器官,人眼的重要性并不仅在于获得信息最多
C.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一部分是只能通过眼睛获得的
D.通过耳、鼻、舌、身获得的信息不到进入眼的10%
第3题:
A、准确而相对持久
B、一定时间内所记忆的信息量较小
C、速度较慢
D、信息量大且被记速度极快
第4题:
短时记忆存储的信息量,为
A.3±2
B.5±2
C.7±2
D.9±2
E.11±2
第5题: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 41~45 题:
随着信息理论、计算机模拟等研究的进展,人们试图将人类学习的过程与计算机处理信
息的过程进行类比。依据信息加工观点,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内在心理动作对
外在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主要包括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与输出。根
据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这里介绍由梅耶提出的一
种简化的学习过程模式。
为了更好地掌握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相关的概念,如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信息被稍加注意而在头脑中保持很短的一段时间(大约
30 秒左右)的记忆,其容量只有 7±2个信息单位。工作记忆实际上即短时记忆,是同一概念
的两方面,工作记忆侧重于功能,短时记忆侧重于储存的时间。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编码进
入长期记忆库,并保持在 1 分钟以上乃至终身的记忆,其容量很大,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必须经过复述才有可能转入长时记忆。一般而言,只有经过复述,并了解
信息之间的意义与联系,这样才能产生长时记忆。
根据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学习者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首先产生注意,通过注意来选
择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 ]其他无关刺激,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的原有
知识。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学习者找出新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在联系,并与激
活的原有的信息相联系。最后,被理解了的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在特定的条件
下,学习者激活、提取有关信息,通过外显的反应作用于环境。简而言之,新信息被学习者
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
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显的反应。
41.本文所说的短时记忆指的是( )。
A.容量有限的记忆
B.被稍加注意后保存的记忆
C.储存时间很短的记忆
D.侧重于功能方面的记忆
第6题:
研究人员说,人脑就像计算机,记忆先被编码存储,回忆某件事情就是记忆的提取过程。记忆首先被储藏在短期记忆库中,然后再被转入长期记忆库。短期记忆库只有有限的容量,一般人可以短期记住5至7件事,短期记忆的持续时间仅有15至30秒。不过,短期记忆也可以延长,这就需要记忆者不断地口头重复信息,以便让这些信息持续保留在短期记忆中。在短期记忆中持续留下的记忆,将会被传送至长期记忆库。理论上来说,长期记忆库的存储容量是无限的,但如何检索到信息成为“好记性”的关键。信息转入长期记忆库后,大脑会根据当时的环境等外界因素给需要记忆的信息进行编码,这些环境因素成为提取记忆时的关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短期记忆经过强化可以转化成长期记忆
B.长期记忆储存量是无限的
C.转入长期记忆的信息永远不会遗忘
D.提取长期记忆的关键是找到大脑当时给的记忆编码
第7题:
第8题:
信息由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必要条件是【 】
A.编码
B.注意
C.储存
D.复述
第9题: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不仅比其他器官多得多,而且有些是从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
A.眼睛是人类的重要感觉器官
B.人眼可以从外界获得很多的信息
C.眼睛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多的信息
D.眼睛能获得别的感觉器官不能获得的信息
第10题:
(2004)短时记忆存储的信息量为
A.3±2
B.5±2
C.7±2
D.9±2
E.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