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题目

简述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教师在编制测验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测验应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2)测验必须是教学内容的良好取样;(3)根据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的结果;(4)注意测验的信度,在解释结果时应慎重;(5)测验应该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2题:

简述体育测验的实施。


正确答案: 1、测验前的准备工作:
(1)组建测试队伍。
(2)组织测试者认真学习测试计划,测试细则,明确分工:力求全面深刻了解各个方面,统一认识,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3)测试实习。
(4)准备测验场地,设备和仪器。
(5)准备成绩记录的表格或测试卡片及其用具。
2、测试工作的进行:
(1)向受试者说明有关事项。
(2)准备活动。
(3)测验前得练习。
(4)必要的提示。
(5)思想鼓动。
3、测验后的工作:
(1)放松活动。
(2)整理测验场地,设备和仪器。
(3)检查所记录的测验成绩。
(4)按原计划及时分析处理测验资料。

第3题:

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体育的原则:(1)全面发展的原则(2)安全原则(3)趣味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智育的原则:(1)直观性原则(2)“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的原则:(1)情感互动的原则(2)正面引导原则(3)实践练习原则(4)连续一致性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美育的原则:(1)情感体验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

第4题:

简述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正确答案: (一)确定测验目的和拟测属性。编制测验的首要问题是确定测验目的测验目的的测验编制者编制和使用测验的一种期望目标,拟测属性是测验者编制和使用而期望的一种测量结果,是根据测验目的来确定的。
(二)选择测验。
1、分析拟测属性及其结构成分。选择测验时,首先要对拟测属性及其结构成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若对问题认识透彻,选择的测验会缺乏有效性。
2、选择有效地测验手段。
①定性分析选择测验:是根据拟测属性以及可能设计或使用的测验。
②定量分析选择测验: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手段对待拟定的测验做定量分析或选择的过程。
(三)编写测验实施细则。内容应该包括:
1、测验目的
2、受试者的年龄与性别
3、测验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4、测验场地和设备
5、测验方法和要求
6、记录评分的方法和要求
7、测验的安全措施
8、测验的注意事项
(四)预备试验。
目的是:1、检验测验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并确立系数。
2、检查所编制或选择测验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检查测验方法、要求、成绩记录、测验次序、组织实施以及有关测验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测量的实际情况和实施要求。
3、根据实验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对测验做进一步的修改,使之取之完善。

第5题:

编制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科学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适用性原则
4.鉴别性原则
5.相关性与独立性原则

第6题:

简述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锻炼身体不能只凭兴趣和热情,如果只是盲目地锻炼,不但不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反而会妨碍健康,甚至会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习。为了使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第7题:

简述测量编制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科学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适用性原则
4鉴别性原则
5相关性和独立性原则

第8题:

简述专项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第9题:

简述体育测验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按测试者人数分类
①单个测试者的测验,如身高、体重
②多个测试者的测验,如体操比赛中,六个裁判员同时对某个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以剩下的四个分数的平均分作为最后的得分,最后的得分就是运动员的测验值。
(2)按重复测量次数分类
①频数等于1的测验,如测量某人100米跑的成绩,一次测量就完成了测验,该测验的频数为1
②频数大于1的测验,如跳远比赛,通常有三次试跳(三次重复测量),三次测量的最大值作为测验值,即三次测量才完成了一次测验,该测验的频数为3。

第10题:

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确定测验目的
2.分析拟测属性和选择测验指标
3.预备测验
4.科学性试验
5.编写测验实施细则
6.实施正式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