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行公文沿袭古文写法,在收文者后所缀“台下”类字样,表示行文对象为()。
第1题:
根据作用和性质的不同,公文可分为( ).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规范性公文、指挥性公文、呈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
D.收文、发文
第2题:
第3题:
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 A.收文、发文 B.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C.通用公文、专业公文 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
第4题:
根据公文的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
第5题:
第6题:
根据发文单位与收文单位之间的关系,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
第7题:
第8题:
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 )。
A.收文、发文
B.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C.通用公文、专业公文
D.本机关制发的公文、内部使用的公文
第9题:
布告始设于民国时期。其程式结构上的特点是()。
A没有收文者
B有收文者
C文句简短
D首尾呼应
第10题:
根据公文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