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关于价值的三个规定指什么?

题目

斯密关于价值的三个规定指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斯密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基本收入。


参考答案:

(1)斯密关于三个阶级的划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
(2)三种收入。依据阶级划分,斯密也把社会产品相应地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并指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社会的基本收入。


第2题:

评斯密的剩余价值理论


参考答案:

(1)贡献斯密把价值的源泉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他最早地把剩余价值的来源归结于剩余劳动,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他明确地提出了劳动与劳动条件的分离是剩余价值生产、从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利润是“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雇主的利润,来报酬他垫付原材料和工资的那全部资本”。这样,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的重大理论问题也就基本上得到揭示。不仅如此,斯密后来直接地从工人超出用来补偿自身工资的劳动量之上所完成的劳动中,引申出利润。斯密在把剩余价值的一种形式—利润,表述为劳动超过工资之上的余额以后,对剩余价值的另一种形式—地租,也作了同样的论述。
(2)缺陷①斯密没有把剩余价值本身作为一个专门范畴与利润、地租等特殊范畴区别开。②斯密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缺点之一,是他不能用劳动价值论阐明剩余价值的占有是怎样发生的,不能证明劳动与资本相交换是按价值规律进行的。③将资本家的利润视为生产费用的一部分,从而违背了他关于利润是劳动者的生产物无偿扣除的正确立场,陷入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泥潭。④混同了利润和平均利润。他把利润平均化作为既定的事实和研究的起点,完全忽视了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和利润到平均利润转化的过程,而直接地把价值与生产价格等同起来。⑤他认为竞争导致利润率下降,其实这是利润平均化的原因,而不是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根源。


第3题:

19世纪50年代以前主张劳动价值理论的经济学家包括()

A.斯密、李嘉图、萨伊、西斯蒙第

B.配第、斯密、巴师夏、西尼尔

C.配第、斯密、李嘉图、西斯蒙第

D.魁奈、斯密、李嘉图、巴师夏


参考答案:C

第4题:

19世纪50年代以前主张劳动价值理论的经济学家包括()

  • A、斯密、李嘉图、萨伊、西斯蒙第
  • B、配第、斯密、巴师夏、西尼尔
  • C、配第、斯密、李嘉图、西斯蒙第
  • D、魁奈、斯密、李嘉图、巴师夏

正确答案:C

第5题:

斯密关于价值的三个规定指什么?


参考答案:

斯密关于价值的个规定是:第一,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第二,商品所能支配、所能购买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第三,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商品的价值。斯密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不仅成为一切收入的源泉,而且成为“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这个庸俗的价值定义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被称为“斯密教条”。


第6题:

简述造成斯密二重价值观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主要是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
(1)把价值增殖与价值形成混在一起,从而把简单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混为一谈
(2)混同了独立商品生产者与雇佣劳动者。
(3)混同了物化劳动与活劳动
(4)混同了价值决定与价值表现
(5)混同了价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企图寻找“不变的价值观”。

第7题:

斯密关于价值意义的论述是什么?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的论述是什么?


参考答案:

斯密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明确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斯密的一个贡献。但斯密对商品及其构成因素的理解是肤浅的、不正确的。第一,斯密不是从商品二因素的角度来把握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应为价值),他把构成商品的两个因素视为价值的两个不同意义,这就降低了这两个范畴在商品理论中的意义。事实上这并非价值一词的二重意义,而是商品这个范畴的二重性或二因素。正确认识这一点,是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商品范畴的关键。第二,斯密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的分析是不正确的。他说|:“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看到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存在矛盾,是正确的。但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或交换价值,不能成为商品;同样,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或交换价值的东西,只能是产品,而不是商品。


第8题:

简述亚当·斯密有关价值决定的理论。


参考答案:

生产成本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或相对价格。
他用劳动说明价值的决定,并提出了两个价值规定。
一是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劳动成本价值理论”);一是商品价值由商品在交换中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决定(“可支配劳动价值理论”)。
“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种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于已得此物但愿用以交换他物的人来说,它的真正价值,等于占有它而能自己省免并转加到别人身上去的辛苦和麻烦。……所以,对于占有财富并愿用以交换一些新产品的人来说,它的价值,恰恰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


第9题:

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斯密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②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③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 ④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题中观点“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指的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故①②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④两项与题中的观点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第10题:

将亚当·斯密社会总产品价值理论中的错误概称为“斯密教条”的思想家是()。

  • A、李嘉图
  • B、马克思
  • C、恩格斯
  • D、凯恩斯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