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赋役政策思想。

题目

简述赋役政策思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赋役政策思想是王夫之财政思想中最为丰富的一个部分。他赋役政策思想的中心是“减赋节役”。他主张“减赋而轻之,节役而逸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正确答案:
(1)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2)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3)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4)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5)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

第2题:

总结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沿革趋势。


参考答案:

1.由向国王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
2.征税标准有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役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最终被废除,以两税法和摊丁入亩为标志。
3.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4.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逐渐减少,名目和手续简化,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5.征税时间有不定时逐渐发展到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6.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兵役发展到以绢代役或以银代役,以租庸调制和一条鞭法为标志。
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以重税。
这种演变趋势,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第3题:

体现农本思想的具体政策有()

A.土地政策

B.赋役政策

C.人口政策

D.海禁

E.法律政策


参考答案:A, B, C

第4题:

简述明清赋役制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

明朝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税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纳银代役的规定,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生依附关系也有所松弛。清朝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十五年(1711)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入亩对我国的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5题:

简述户籍档案和赋役档案的概念。


参考答案:

基本概念:赋役档案即手时、计帐。手实:是互助登录的本户人口、年龄及受田数的户籍。计帐:是地方机关根据户籍(手实)造报的第二年的赋役册(预算)。


第6题:

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和赋役制度是()和()。


参考答案:均田令;租庸调法

第7题:

唐代的赋役制度主要有()。


参考答案:租、调、役、杂徭

第8题:

政策执行的思想诱导工作,指运用宣传、舆论、说服、谈心、协商、对话等方式做政策对象的思想工作以保证政策执行。()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请简述明代鱼鳞册和赋役黄册产生的背景、包含的内容。


参考答案:

背景:明朝官田输租,民田输税。但在元末战争后,户籍及田土册籍多已丧失,或已混乱,不能作为征收租税和徭役的依据。为了改变赋役不均及诡寄田产、逃避徭役的状况,首先进行了田籍与户籍的整理。在整理田籍与户籍的基础上,设立了一系征收赋役的册籍。
内容:赋役黄册以里为单位,按丁粮多寡为序,十年为一周期,称“排年”。并于册籍的首页绘制户口、税粮的总数图表。赋役黄册由有关部门十年更换一次,根据丁粮增减变化的情况而重新排列顺序。赋役黄册一式四份,一份交户部,一份交布政司,一份交府,一分交县。交户部的那一份,册籍封面为黄纸,所以称赋役黄册。明太祖即位后,曾派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核实浙西田亩、赋税;又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以除诡避赋役之弊。测量田亩的面积,画出田地形状,依次编号,注明田主的姓名、数量,编类成册。由于册中地图形状如鱼鳞,故叫鱼鳞图册。


第10题:

简述王夫之的“分别自种与佃耕,而差等以为赋役之制”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1.“人所自占为自耕者,有力不得过三百亩,审其子姓丁夫之数以为自耕之实,过是则皆佃耕之科。”
2.“轻自耕之赋,而佃耕者倍之,以互相损益,而协于什一之数。”
3.“水旱则尽蠲自耕之税,而佃耕者非极荒不得辄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