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
第1题:
()是全世界最早的历史文献学家,他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学著作——《春秋》。
第2题:
郑樵在历史文献学理论方面有哪些贡献?
①郑樵提出了“类例”的概念,在《校雠略》中深刻阐明了区别类例对保存图书的重要意义,“类例”概念的提出,对于编修书目、整理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鉴于当时图书事业的空前发展,郑樵创立了三级类目的新分类体系,在我国目录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③他提出了“通录图书之有无”、详尽略古的见解,这是他“会通”的史学思想在目录学方面的表现。
④郑樵认真总结了历代文献散亡的原因,指出了搜访图书的必要性,并系统提出了“求书八法”,这被后代藏书家奉为圭臬。
⑤它还具体分析了亡书的各种情况,提出了辑佚的理论原理,开辑佚工作的先河,他的辑佚原则、理论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⑥郑樵还扩大了历史文献资料的范围,极为重视图谱、金石的史料价值,把它们提到与图书同等的地位,由于他的倡导图谱、金石之学在宋代以后得到很大发展。
综述:郑樵这些文献学理论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3题:
历史文献学包含有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等。
第4题:
白寿彝在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上的贡献有哪些?
(一)丰富的历史文献整理实践:
1、《朱熹辨伪书语》
2、《咸同滇变见闻录》——《回民起义》
3、主持二十四史点校
(二)历史文献学学科理论:
1、《整理国故介绍欧化的必要和应取的方向》
2、《谈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的重要性
3、《再谈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的四个部分(理论、历史、分类学、应用)
(三)拟成历史文献学研究提纲
第5题:
清代乾隆年间进行了哪一项大规模的文化建设?对历史文献学的发展有何贡献?
第6题:
历史文献学的定义及其与历史学的关系。
定义:历史文献学是对历史文献的形成发展、整理利用进行研究,探索其规律,从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学问。
关系:历史科学通常指科学的历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他们创立了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社会科学的伟大革命,从而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历史文献学是对历史文献的形成发展、整理利用进行研究,探索其规律,从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学问。
历史学与历史文献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关系。
一,历史研究必须以文献史料为根据,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研究历史问题,只能根据前人的文献记录以及历史上残留下来的遗物、遗迹、遗址等史料,离开了史料,历史研究无法进行。
二,历史文献学是为历史研究服务的。历史科学要从整体上反映出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景象,又要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文献学只是提供史料,复原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实施,却不能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文献学为历史研究建立起一个可靠的史料基础,为历史研究服务,因而是历史研究的一个辅助学科。
三,历史科学是历史文献学的依托。历史学的发展扩大了历史文献学的范围,丰富了历史文献学的内容,也加强了历史文献的科学性。
第7题:
谈谈唐代刘知几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
刘知几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他的代表作是史学理论专注《史通》贡献主要有:
①对史书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对史部目录学有所创建,他将史书体裁归纳为“六家”“二体”,对史书编撰及如何选择文献材料做了指导性的论述。他还对史注类文献进行了分类,归纳为训诂解释和广异补缺两种体裁。
②他从史学的角度出发,把经书作为史料看待,即把孔子所整理撰述的儒家经典统统归为史籍,扩大了史料的范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崇尚真实,反对虚妄,重视考证辨伪,从强调史料真实的角度出发,要求撰史者善于考辨文献真伪,选择文献之长,舍弃文献之短,这对中唐以后辨伪学的兴起有重要意义。
第8题:
列举陈垣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的成就
目录学:《文津阁四库全书册数、页数表》《四库书目考异》《敦煌劫余录》等
年代学:《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
避讳学:《史讳举例》
校勘学:《元典章校补释例》《校勘学释例》
第9题:
梁启超在文献学的贡献如何?
1)主要文献学理论作品:《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2)梁启超文献学理论的内涵:
A.重新划分文献史料的范围和内别
B.关注文献史料的搜集
C.重视鉴别文献史料
D.提出辨伪的十二条标准
第10题:
历史文献学是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利用以及历史发展进行研究,进而探索其特征和规律的学问。
载体、内容类别、典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