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史上,晋楚有两次弭兵,第一次弭兵之会发生在哪一年,由谁主持

题目

在春秋史上,晋楚有两次弭兵,第一次弭兵之会发生在哪一年,由谁主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经过连续不断的争战,至春秋末期,形成了数个强国。最强的国家有晋、楚、齐、秦、越、燕等,其中处于争霸中心的四国是( )。

A、秦

B、晋

C、楚

D、齐

E、越


参考答案:BCDE

第2题:

确立楚庄王霸主地位的重要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崤之战
C.邲之战
D.弭兵之会

答案:C
解析:
公元前598年,楚围郑,晋施援手,晋楚战邲,晋军大败,从此不敢与楚再战,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遂成中原霸主。城濮之战虽然也在晋楚之间发生,但是获胜的是晋国,崤之战发生于秦晋之间。弭兵会盟举行了两次,分别在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华元、向成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

第3题:

()后,楚庄王饮马黄河,步步进逼中原,中原诸国背晋向楚,楚庄王一时做了中原的霸主,而晋的霸业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A.崤之战

B.弭兵会

C.城濮战

D.邲之战


参考答案:D

第4题: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由谁在哪一年第一次提出的?


正确答案: 1931年由高尔基倡导并确定。

第5题:

简述弭兵之会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从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卒,至公元前580年的11年间,晋、楚两国进行了激烈的争霸战争,使得两国的实力都大受损耗,疲于应对,所以都有缓和关系、停止战争的愿望。在晋楚争霸的同时,处于两国中间地带的中原小国,基本上全都被卷入战争中,深受战祸侵扰,他们同样有停止战乱、保持和平的强烈愿望。弭兵之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第一次弭兵之会由宋国自公元前579年发起,宋大夫华元向晋、楚两国发出会盟的提议,其后两国派出代表在宋国订立盟约。双方保持了三年的和平,但是三年之后楚国撕毁盟约,向北侵扰郑国和卫国。后晋楚两国大战于鄢陵,楚国战败。
第二次弭兵之会同样由宋国发起,发起人是宋大夫向戌,此时的晋国深陷国内的六卿争权局面,而楚国则因东边的吴国崛起,没有北进的精力,二者都没有了在中原作战的情绪。所以这次弭兵之会得到了二者和其他诸侯国的响应,公元前546年,共十四国会盟于宋,同尊晋楚两国为盟主。
第二次弭兵之会后,晋、楚两国之间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他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很少,中原小国不再受大国争霸战争的困扰,为春秋后期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局面。

第6题:

春秋时期开始设县的国家是 ( )。

A、楚

B、晋

C、秦

D、齐

E、吴


参考答案:ABCDE

第7题:

下列对春秋时期各国称霸的顺序推述错误的选项是( )

A.齐一晋一秦
B.晋一秦一楚
C.秦—宋一楚
D.齐一秦一晋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春秋时代大国争霸时间顺序的了解,正确的顺序应该是:齐桓公一晋文公一秦穆公一宋襄公一楚庄王,所以最后一项中的秦、晋顺序颠倒了。

第8题:

《晋楚城濮之战》出自()。

A、《春秋》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参考答案:B

第9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一年在哪里由谁第一次提出?


正确答案: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第10题:

世界飞机作战史上第一次空袭是哪一场战争?发生在哪一年?


正确答案: 意土战争,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