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公元初年,欧亚大陆同时存在的两大帝国是()A、汉朝与罗马帝国B、唐朝与阿拉伯帝国C、古代埃及与古代印度D、秦帝国与古代希腊
查看答案
问题:10世纪中叶,阿拉伯人的第一所大学建立在()A、塞维尔B、开罗C、科尔多瓦D、格拉纳达
问题: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③欧洲工人队伍的壮大 ④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问题:756年在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的帮助下,在意大利中部形成了()A、东哥特王国B、神圣罗马帝国C、教皇国D、伦巴德王国
问题: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中国和西方的一些古代神话传说曲折、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信息。下列中外神话与历史信息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A、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母系氏族中妇女地位崇高B、厄瑞斯忒的故事――母系氏族C、炎帝和黄帝的故事――中华民族起源D、禅让的传说――部落联盟首领的民主推选
问题:学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该肯定为主。学生乙认为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剥夺,应全盘否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B、甲对,乙错C、甲、乙两人观点都对D、甲错,乙对
问题:阿拉伯人最终完成对努比亚全境的征服是在()A、10世纪B、11世纪C、12世纪D、13世纪
问题:5世纪末统一了日本本土的是()A、大和B、幕府C、将军D、新罗
问题: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符合基督教教义的是()A、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安拉”D、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
问题:下列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问题:大化改新时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中央集权体制B、提高政府办事效率C、精简政府办事人员D、维护奴隶主利益
问题: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自豪的说:“任何雅典人都应当为他的制度所折服”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伯里克利时代()A、工商业发达B、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文化繁荣D、曾称霸地中海
问题:下列文字不是出现在亚洲的是()A、甲骨文B、象形文字C、楔形文字D、小篆
问题: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留学僧僧旻、灵云、惠云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问题:在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中,唯一没有被毁灭的建筑是清真寺,因为这种建筑与哪一宗教有关()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
问题:中古时代影响欧洲人世界观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宗教信仰D、对外战争
问题: 大化改新的历史作用是() ①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 ②促进日本经济发展 ③使日本确立先进的管理体制 ④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问题:中古印度的梵语文学中,成就最大的是()A、小说B、戏剧C、诗歌D、史诗
问题: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与郑和下西洋相比,不同点是()。A、得到统治者支持B、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到达非洲东海岸
问题:13世纪,给予东欧各国以猛烈冲击的是()A、突厥B、波兰人C、斯拉夫人D、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