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现经济犯罪(白领犯罪)、国际刑法、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犯罪种类和刑法部门,并出现了传统犯罪的非罪化和合法化。()

题目

新出现经济犯罪(白领犯罪)、国际刑法、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犯罪种类和刑法部门,并出现了传统犯罪的非罪化和合法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刑法》规定,明知是( )的违法所得及其生产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构成洗钱罪。A.走私犯罪B.财产犯罪C.毒品犯罪D.经济犯罪


正确答案:AC
本题考核的考点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根据我国《刑法》第191条的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金融诈骗犯罪或者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非法性质,构成洗钱罪。可见,在我国,走私罪的上游范围包括了7类。本题中,只有走私犯罪、毒品犯罪属于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

第2题:

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是()。

A、刑法典

B、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罚

C、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D、刑法及其规定的犯罪和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C

第3题:

我国刑法规定,构成犯罪必须具备( )和犯罪的主观方面等要件。

A.犯罪故意

B.犯罪主体

C.犯罪客体

D.犯罪过失

E.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BCE

第4题:

规定了职务犯罪的德国刑事法律是()

A.《经济犯罪对策法》

B.1871年《德国刑法典》

C.《国社党刑法之觉书》

D.197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刑法典》


参考答案:B

第5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相同点是( )

A.犯罪行为相同

B.犯罪主体相同

C.犯罪对象相同

D.犯罪客体相同


正确答案:B
[答案] B。解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相同点是犯罪主体相同,都是国家工作人员。

第6题:

广义洗钱犯罪包括()。

A.刑法第191条洗钱罪

B.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

C.刑法第312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D.刑法第349条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参考答案:ABD

第7题:

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参考答案:AD

第8题:

关于刑法溯及力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修订后的新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新刑法.

B.当时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当时刑法.

C.当时法律和新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新刑法应当追诉的,适用新刑法

D.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继续有效


参考答案:D

第9题:

根据《刑法》,明知是()的违法所得及其生产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构成洗钱罪。

A.走私犯罪

B.财产犯罪

C.毒品犯罪

D.经济犯罪


正确答案:AC

 本题考核的考点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根据我国《刑法》第191条的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金融诈骗犯罪或者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非法性质,构成洗钱罪。可见,在我国,走私罪的上游范围包括了7类。本题中,只有走私犯罪、毒品犯罪属于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

第10题:

下列有关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
B.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属性和法律特征
C.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对犯罪的定性描述,而没有设置定量要求
D.根据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定义,只有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违反刑法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答案:A,B,D
解析: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科学概括,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一方面,它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属性和法律特征;另一方面,它在对犯罪进行定性描述的同时也设置了定量要求,即《刑法》第13条关于“但书”的规定。根据这一定义,只有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严重违反刑法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犯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