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和演变。

题目

简述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和演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楔形文字法是伴随着两河流域城市国家的形成与统一王国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演变具体可分为四个时期:
1.分散的习惯法时期(公元前30世纪——公元前22世纪)
城邦国家的兴起产生了最初的习惯法;简要介绍拉格什王国的社会改革。
2.成文法的初步发展时期(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8世纪)
乌尔国家的兴起,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乌尔那姆法典》的编撰;随后兴起的拉尔萨王国的《苏美尔法典》,埃什嫩那王国的《俾拉拉马法典》等。
3.全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法典》的制定代表着楔形文字法发展的高峰。
4.衰败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6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赫梯王国的《赫梯法典》和亚述王国的《中期亚述法典》继承了楔形文字法的传统,但楔形文字法的衰落不可避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楔形文字法的概念


参考答案:

它是古代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早期居民创造的、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奴隶制法的总称。


第2题:

简述楔形文字法的特点。


参考答案:

体例结构---三部分
立法思想---君权神授
内容上---诸法合体
形式上---具体汇编


第3题:

简述属人法的历史演变。


参考答案:自巴托鲁斯法则区别说以来直到在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以前,欧洲国家一直是采用住所地确定属人法的,因为当时的欧洲国家尚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内部各地法律不统一,不得不用“住所地”来确定属人法。而19世纪初以后,欧洲许多国家如法、德、意等国的内部实现了政治和法律的统一,从而这为以本国法为属人法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出现了本国国民大量向海外移民的情况,十分有必要从法律上继续控制和保护这些海外移民。于是,1804年《法国民法典》率先改用国籍作为确定属人法的连结点。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的扩张,资产阶级追逐利润的活动遍及全世界,如果无论一个人在何地为何种法律行为都要由其本国法加以调整,显然是既不现实也不利于商业交往的,于是对本国法主义的批判便应运而生,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又呈现出了恢复住所地为属人法连结点的趋势。而为了调和“本国法主义”和“住所地法主义”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在许多国家的国际私法立法和国际公约中又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采用“惯常居所地”作属人法连结点的做法。

第4题:

试述楔形文字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特点:
1、楔形文字法各法典结构比较完整;
2、法典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特别重视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
3、楔形文字各法典大多数是司法判例的堆积;
4、楔形文字法出成文法之外,存在着习惯法体系;
5、楔形文字法是世俗法。
历史地位:楔形文字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法系,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楔形文字法首先将习惯法成文化,开始了人类成文法的最初尝试,推动了人类法律的发展与进步。楔形文字法诸法典,特别是《汉穆拉比法典》,内容丰富,形式完备,条文缜密,立法技术发达,表明其已达到奴隶制法发展的最高峰,对后世奴隶制立法产生重要影响。以《汉穆拉比法典》为典型代表的楔形文字法,体现了古代东方文明的伟大成就,不仅在两河流域得到长久的应用,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而且还通过波斯帝国的法律和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沉声了一定的影响。

第5题:

简述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五个演变方向?


正确答案: 1、从总结企业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演变;
2、从“经济人”假设到“复杂人”假设的演变;
3、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的演变;
4、从定性分析到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演变;
5、从学派分化到相互综合的演变。

第6题:

简述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和演变。


参考答案:

楔形文字法是伴随着两河流域城市国家的形成与统一王国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演变具体可分为四个时期:
1.分散的习惯法时期(公元前30世纪——公元前22世纪)
城邦国家的兴起产生了最初的习惯法;简要介绍拉格什王国的社会改革。
2.成文法的初步发展时期(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8世纪)
乌尔国家的兴起,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乌尔那姆法典》的编撰;随后兴起的拉尔萨王国的《苏美尔法典》,埃什嫩那王国的《俾拉拉马法典》等。
3.全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法典》的制定代表着楔形文字法发展的高峰。
4.衰败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6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赫梯王国的《赫梯法典》和亚述王国的《中期亚述法典》继承了楔形文字法的传统,但楔形文字法的衰落不可避免。


第7题:

简述早期基督教的产生和演变。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基督教约出现于1世纪中叶,它是受罗马统治的人民特别是犹太人民反抗罗马的群众运动的产物。基督教从狄太人中产生出来,是与其历史密切相关的。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先后遭到埃及、亚述、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塞琉古王国的奴役和统治,到公元前63年又为罗马所征服,犹太人多次进行反抗罗马暴政的斗争,都归于失败,处于愤怒和绝望中的人们只能从宗教中寻找精神出路。于是一些秘密教派便在下屉中出现了,早期基督教就是在这些秘密教派中逐渐形成的。
早期基督教接受犹太教的一神论和救世主观念以及创世神话,接受犹太教的《圣经》称其为《旧约》,信奉耶稣为救世主,说他是上帝之子为拯救人类而降生,后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他死后三天又复活升天,并宣称耶稣将复临人间,建立理想的“上帝之国”。基督教把耶稣的神话传说作为基本教义,把耶稣受刑的十字架作为信仰的标志。早期基督教的根本特点是打破民族宗教的狭隘性,建立世界性的信仰,它不分民族和阶级,只要信仰耶稣遵守教义即可成为教徒,主张人人平等,反对等级制度,宣扬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斥责社会财富不均,鄙视富人和支持穷人,反对罗马的统治。但是它对现实的反抗是消极的、虚妄的、不现实的,理想中的上帝之国是虚构的,它只是下层人民自我麻醉的一种幻想。
罗马统治者企图用铎权消灭基督教,但未得逞。随着奴隶制危机的加深和罗马直帝残暴统治的强化,基督教日益发展起来,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信徒中增加了富有者,他们捐献财产,逐渐在教会中取得领导地位。2世纪后期基督教就从最初受苦受难人的宗教蜕变为富有者和统治阶级的宗教。教会逐渐拥有大量产业和金钱,并为一些有财有势者控制,他们在教义中加进宣扬忍耐服从、寄望来世等欺骗性内容。由此,基督教在社会成分上、性质上、组织上和教义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给予教会和教士许多权利,这样,基督教失去了原来被压迫者宗教的性质,完全蜕化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第8题:

简述进化论的产生和古猿演变为人类的证据。


参考答案:

关于人类的起源,从古代起世界各民族中曾有各种神话和传说:如人类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或是怪鸟下蛋孵化出来;中国则有女娲用泥土造人之说,这实际是母系氏族社会,尊崇女性的反映。基督教《圣经》中说,上帝以泥土造男人亚当,又从他身上抽出一根肋骨造女人夏娃。1859年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古猿演化为人有胚胎学的证据。现代人有返祖现象。东非发现的更新世早期石器,证明南方古猿是最早能制造石器的人类祖先。


第9题: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 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 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简述在外国广告演变史上,早期叫卖广告产生的背景以及有哪些形式?


正确答案: 1.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一些沿海城市的商业比较发达,广告已有叫卖、陈列、音响、文图、诗歌和商店招牌等多种。
2.在古希腊城里,人们吆喝出有节奏的声音,贩售奴隶、牲畜及手工艺品、日用品等,是最古老的叫卖广告。古罗马的大街上充满了叫卖的商贩。
3.有的商人们把叫卖的内容编成歌曲、小调,并配以发出音响的工具,组成了一曲叫卖的交响乐。他们运用悦耳的嗓音去吸引消费者注意。在古代雅典,曾流行类似四行诗形式的广告。例如:“为了两眸晶莹,为了两颊绯红;/为了人老珠不黄,也为了合理的价钱,/每一个在行的女人都会——购买埃斯克里普托制造的化妆品。”
4.古希腊雅典城内,有一种管理城区街道生活的半官方人物,经常在大街上叫喊,口头告示民众关于货物上市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