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指()。 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塞和约(巴黎和会)上签字; ④北洋政府被迫垮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题目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指()。 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塞和约(巴黎和会)上签字; ④北洋政府被迫垮台。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血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索是( )。

A.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D.北洋军阀政府卖国


正确答案:B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以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题:

五四运动中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被北洋政府不得不罢免了职务的三个卖国贼是()

A.梁士诒

B.曹汝霖

C.章宗祥

D.陆宗舆


参考答案:B, C, D

第3题:

五四运动迅猛发展,特别是()成为群众爱国运动的主力,奠定了五四运动胜利的基础。迫于全国人民群众和旅法学生、工人的压力,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于6月28日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至此,五四爱国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A.工人阶级

B.中国学生

C.劳动人民


正确答案:A

第4题:

五四运动迅猛发展,特别是()成为群众爱国运动的主力,奠定了五四运动胜利的基础。迫于全国人民群众和旅法学生、工人的压力,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于6月28日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至此,五四爱国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 A、工人阶级
  • B、中国学生
  • C、劳动人民

正确答案:A

第5题:

“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索是


A. 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D. 北洋军阀政府卖国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由历史常识可知,“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故答案为B。

第6题:

1919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是()。

A.要求民主和自由权利

B.拒绝巴黎和约

C.改善工人劳动生活条件

D.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参考答案:B, D

第7题:

《五四爱国运动》
一、面试考题
1题目:五四爱国运动
2.内容:
1919年初,法、英、美等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提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归还给中国、废除“二十-条”等合理提案,遭到和会的无理拒绝。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五四爱国运爆发。
5月4日,北京市10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i ]前集合,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等口号,并举行游行示威。北洋军阀政府出
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宣布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响应。6月初,为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地工商界纷纷响应。运动中心由北京移
到上海。
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6月28日,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取得了初步胜利。
五四运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基本要求:
(1)讲清楚五四运的概况。
(2)教学过程中有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3)有必要的板书。
(4)试讲时间约10分钟。
答辩题目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的“初心”和“使命”分别是什么?
2.谈一下你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了解?
2.内容:
1919年初,法、英、美等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提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归还给中国、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提案,遭到和会的无理拒绝。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5月4日,北京市10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等口号,并举行游行示威。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宣布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响应。6月初,为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地工商界纷纷响应。运动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
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6月28日,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基本要求:
(1)讲清楚五四运动的概况。
(2)教学过程中有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3)有必要的板书。
(4)试讲时间约10分钟。
答辩题目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的“初心”和“使命”分别是什么?
2.谈一下你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了解?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中国共青团团歌》,并提出问题:歌词中的“五四”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说“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原因
教师讲述:要想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我们还要拨动时针让时光倒回到1989年。这一年山东沦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受其管制。后来爆发了一战,中国作为正义的一方参与其中,但战争期间日本趁机入侵山东。战争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准备参加由英、法、美等国召开的巴黎和会。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代表团会提出什么诉求?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又会怎么做?
学生明确:外交代表团要求德国将山东的权利归还给中国,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等条件。但是这些合理提案却遭到无理拒绝,这些帝国主义国家还决定将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益转给日本。
教师追问:中国像战败国一样被人宰割,这一消息传回国内,人们有何反应?
学生回答:举国震惊,群情激愤,于是爆发了五四运动。
教师强调: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也就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二)过程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史料《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问:五四运动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学生分析总结: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但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第二天,北京学生宣布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教师总结:这一阶段的主力是学生,地点在北京,斗争方式是学生罢课。
教师播放《五四风雷》视频片段并让学生思考:虽被镇压,但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了全国各阶层的响应。后来又进行了一次爱国斗争。这一次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6月5日,上海一些纱厂、印书馆工人进行了大罢工,商人也罢市,学生也罢课了。
教师提问:这次全国人民的抗争,最终是什么结果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6月28日,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学生、工人游行图片,并设问:这场运动的胜利离不开学生和各阶层的抗争,这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品质呢?
学生回答:体现了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总结:这种精神也被称为是“五四精神”!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当继续发扬!政府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宣布五月四日作为中国青年节。
(三)意义
我们当前所进行的运动,是一个全民的运动,不是任何武力所能压制得了的。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进行小组讨论:五四运动是什么性质?它的爆发有何深远意义呢?
我们当前所进行的运动,是一个全民的运动,不是任何武力所能压制得了的。
小组代表回答: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师补充讲解:在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伟大的力量,而且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起到了领导作用,极大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因此,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进行情感升华。
2.作业:课下观看电影《我的1919》,下节课谈谈观后感。
【板书设计】
五四国运动
(一)原因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二)过程
阶段一:学生、罢课
阶段二:工人、三罢
(三)意义
新民主主义开端
【答辩题目】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的“初心”和“使命”分别是什么?
2.谈一下你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了解?


答案:
解析:

第8题: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诉求是()。

A、不能在巴黎和会的合约上签字

B、打倒卖国贼,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要撤销曹汝霖、陆总舆、章宗样的职务


答案:ABCD

第9题:

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是( )

A.中华民国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袁世凯政权
D.国民党政府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五四运动迅猛发展,特别是()成为群众爱国运动的主力,奠定了五四运动胜利的基础。迫于全国人民群众和旅法学生、工人的压力,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于6月28日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至此,五四爱国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正确答案:工人阶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