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准设立“皇族内阁”,暴露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骗局。

题目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准设立“皇族内阁”,暴露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骗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标志着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记录的立宪活动是( )。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B.制定《暂行章程》

C.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

D.公布《十九信条》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是清末预备立宪活动。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包括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抛出《十九信条》。《十九信条》是清朝政府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为了挽救政权崩溃的危局而抛出的宪法性文件,该宪法性文件虽然相对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力,但是却继续坚持专制皇权,而对人民的权利义务、国家的基本制度等问题只字不提,因此,该宪法性文件是清朝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的最后一幕。《十九信条》抛出不到两个月,清政府的统治就土崩瓦解,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清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拉开了中国宪政的序幕,但是该宪法性文件颁布时,清朝尚未崩溃,因此,排除A项。《暂行章程》属于清末沈家本修律过程中附在《大清新刑律》的附则部分,《暂行章程》本身不属于立宪活动,因此,排除B项。谘议局和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的咨询机构,它本身不属于宪法性文件的范畴,因此,排除C项。

第2题:

标志着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记录的立宪活动是(  )。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B.设立宪政编查馆
C.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
D.公布《十九信条》


答案:D
解析:
【精解】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包括设立宪政编查馆、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抛出《十九信条》。《十九信条》是清朝政府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为了挽救政权崩溃的危局而抛出的宪法性文件,由于该宪法性文件继续坚持专制皇权,而对人民的权利义务、国家的基本制度等问题只字不提,因此,该宪法性文件是清朝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的最后一幕。《十九信条》抛出不到两个月,清政府的统治就土崩瓦解,故选D项。

第3题:

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参考答案:A

第4题: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立宪,裁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其13名成员中满族具有9人,其中皇族7人,被讥为()

  • A、君主专制内阁
  • B、人才内阁
  • C、好人政府
  • D、皇族内阁

正确答案:D

第5题:

淸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答案:D
解析:
在立宪过程中设立的责任内阁,阁员13人中,满族多达9人,而皇族又多达7人,所以被称为“皇族内阁”,但是后来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中,内容主要是确立君主的大权,规定臣民的权利义务,但是其关心的只是维护皇权而已。

第6题:

清廷"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正确答案:A
"皇族内阁"成立后,全国哗然,清廷的"预备立宪"骗局昭然若揭,从此破产。故选A。

第7题: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  )

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
B.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权
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
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答案:D
解析:
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既定方针是巩固皇权。故其缺乏诚意,徒具虚名。皇族内阁的成立使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转而投机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因此,正确答案是D。

第8题:

清廷“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正确答案:A

第9题: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

  • 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
  • B、载洋任摄政王总揽大权
  • 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
  • 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最能体现清政府推行新政本质意图的事件是()

  • A、预备立宪
  • B、改革官制
  • C、废除科举
  • D、皇族内阁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