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税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题目

两税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内容和意义。


正确答案:(1)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校长职位与行政级别挂钩的校长管理制度。如初级中学的校长一般定为科级,完全中学的校长一般定为副处级,省市重点中学的校长一般定为正处级等。(当然在城市和农村,会有不同的定位,但在同一地方一般有统一的规定)。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原有的校长职位与行政级别挂钩的制度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校长队伍管理的特点和实际。(2)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根据上海市试行校长职级制的经验,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实行“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思想为依据,以理清政事职能,实行政事分开(指行政级别与职位分开)为原则,建立起符合中小学管理特点和校长成长规律,能够激励校长积极进取,争优创先的校长管理制度。(3)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在校长职位与行政级别脱钩后,重新规定一套校长职级系列。制定校长职级工资系列,使校长的工资与其等级相对应。
制定各等级校长的任职条件,以明确不同等级学校的校长应具备的等级。制定评审各等级校长的指标体系。规定考评聘任各等级校长的工作程序。(4)实行校长职级制的意义
有助于充分调动校长的积极性,增强校长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助于增强校长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意识。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校长,促进校长的成长。
可促进校长队伍的合理流动和校级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有助于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发挥各自的作用。

第2题:

两税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参考答案:

背景:(1)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庄田出现,庄客与庄田主之间出现契约关系,封建生产关系有了某些发展。(2)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逃亡,租庸调法无法维持下去,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3)藩镇割据,政府直接辖区缩小,财源主要依靠江南,江南赋税沉重,人民纷纷逃起义。
内容:780年唐德宗用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1)取消租庸调和杂税;(2)不分主、客户,一律以现住地为准,登入户籍纳税;(3)改用按资产和田亩征税;(4)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意义:(1)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多少改变了赋役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情况。(2)赋税的征收,由按丁口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表明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后代税制开了先例。


第3题:

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13分)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塞尔维乌斯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


参考答案:

背景:BC6世纪平民已成为罗马社会中重要的社会阶层。平民在政治,经济方面备受歧视,与贵族矛盾尖锐,他们要求打破氏族部落制度,获得政治地位和权利。为了缓和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增加对外战争中的力量,塞尔维乌斯进行了改革。
内容:1.对罗马公民及其财产进行普查,按照财产多寡分成5个等级,并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各等级提供数目不同的森都利亚,即百人队,自备武装。2.创设森都利亚会议作为新的公民大会,取代库里亚(人民大会)会议的权力。3.把原来的三个氏族部落按照地域重新划分,城市划分为4个地区部落,乡村划分为17个地区部落。居民不论贵族平民按照住所登记户口和财产,包括一些外来移民和被释放的奴隶都获得了公民权。凡是登记入册的都拥有罗马公民权。
意义:第一,打击了氏族贵族,打破了旧的氏族血缘关系,从而基本上完成了由氏族制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这次改革是罗马进入国家的标志;第二,巩固了罗马在拉丁地区的地位,增强了罗马的军事实力,对罗马的进一步扩张起了积极作用。


第5题:

试述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基本精神及意义.


参考答案:

原因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与此同时,按垦田面积征收的地税和按贫富等级征收的户税逐渐重要起来。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制度非常混乱。赋税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基本精神:1、财政原则,“量出以制入”,即政府先预算财政支出规模,然后再据以确定全国应征赋税总额,再摊派到各地征收。2、课税主体,不分主户、客户,一律按现居住地的户口登记簿为准纳税,对于不定居的商人按定居商人的标准纳税。3、课税客体及课税原则,即一律依据贫富和拥有的土地、资产的多少来纳税,原来享有蠲免赋役特权的官僚、贵族、僧道户等也不例外。4、对租庸杂徭的处置及纳税期限,“将租庸杂徭都并入两税,“今后除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完纳时间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5、计税依据,“以贫富为差”、“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即新税制中户税仍以资产多少为标准定出各户的等级,地税以779的垦田数为标准,各州按旧有数额分摊于各地。6、计税手段和纳税物品,即以货币计税,实际征收时再折纳实物。7、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原则,三分制:上供、送使、留州。
历史意义:1、财政原则:有利于限制赋外加赋的发生;2、课税客体:开始了以资产为课税客体的历史,扩大了纳税面,体现了税负均平、税收普及原则;3、计税手段:开创了以货币计税的先例,使全国有了统一的计税标准;4、税收征管:简化了税制和征收手续,减少了税收成本;5、财政权益分配:加强了中央控制财政的权力。
局限性1、财政原则,量出制入,直接导致政府支出规模扩张和摊派;2、货币计税、折征实物,使纳税人的负担不稳定;3、税率和课征标准,配赋不均;4、两税之外,法外加征。


第6题:

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参考答案:

背景: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个大国。反映并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赋税改革,也了落后于关东各国。关东的大国看不起秦国。公元前361年至前338年,秦孝公决心彻底改革。商鞅自魏国入秦,秦孝公任他为左庶长,实行变法。
内容:商鞅变法时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9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350年,变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A、政治方面——是以池底废除旧的以嬴氏贵族为主体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为加强中央集权制所需要的政治制度为重点。
a、制定二十级爵——废除旧“世卿世禄”制,以后根据人们的军工大小受与爵位。
b、实行县制——分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
c、实行什伍制度——秦之都乡邑聚集原来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点。要求居民登记户籍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
B、经济方面——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
a、废井田,开阡陌;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统一度量衡。
C、社会方面——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人口增长。
意义:增强了秦国势力,国势稳健发展,为后来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7题:

试述唐朝“两税法”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参考答案:

原因:唐朝政府实行的一系列理财措施,虽然在一定时期缓解了财政困难,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赋税征收中的混乱现象和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因之在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
内容:
一、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但保留丁额。
二、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等入户籍,交纳赋税。
三、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
四、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
五、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
六、“量入制出”。
意义:一、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二、扩大了税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8题:

试析《资政新篇》发表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


参考答案:

背景:1856年9月发生的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自身力量,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富国强兵和扭转形势,洪仁玕于1859年提出《资政新篇》,它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主要内容: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严禁鸦片输入。
意义:《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局限性: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也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其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未能付诸实施。


第9题:

试述唐中期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基本精神及意义。


参考答案:第一,两税法的原因是:
1、均田制的瓦解,使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2、户籍的紊乱,人口失实,赋役制度遭到破坏;
3、租庸调制本身存在的弊端;
4、安史之乱引起的财政困难日益严重;
5、户税、地税的发展,为两税法的实施奠定了实践基础。
第二,两税法的基本精神是:
1、确定了“量出以制入”的财政原则。
2、确定了课税主体和课税依据。
3、确定了课税原则,即“人中无丁,以贫富为差”。
4、确定了计税手段,实行“定税计钱,折钱纳物”
5、确定纳税期限,实行夏、秋两次征收。
6、将旧有租庸杂徭并入两税征收。
7、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原则,实行三分制,即划分为上供、送使、留州三个份额。
第三,两税法的历史意义
1、“量出制入”的财政原则。
2、两税法最大变化是正式否定了以身丁为本的赋役制度,而以资产作为课税的依据。
3、开创以货币计税的先例。
4、简化税制及征收手续,减少了税收成本。
5、租庸杂徭悉省。

第10题:

简述两税法的内容特点和利弊。


参考答案:

(1)内容:
1)统一税目,以户税和地税为核心,将租庸调、杂徭以及其它一切赋税都纳入两税;
2)依据财产及土地占有状况划分户等,不论主户与客户、丁男与中男,一律按户等高下征税,不定居而行商者则由所在地征税1∕30;
3)两税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征钱或折纳绢帛,秋税则征谷物,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
4)量出以制入,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全国垦田数及收入钱谷数作为两税征收的基准额分摊于各州,各州则以大历中收入钱谷最多的一年确定两税法的总额分摊于各地。
(2)特点:
1)两税法把赋役征收的对象由身丁变为以土地为主的资产。从此“舍人税地”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客户只要有资产,也要一律纳税。坐商和行商也得纳税。扩大了纳税面。所以两税法征收对象的广泛和稳定,无疑是最基本的特点。
(3)利弊:
1)利:
①两税法的实施顺应了赋役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税源的扩大,使唐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增,从而使战后一直处于危机的财政状况走出困境,逐渐好转。
②两税法的立法原则较为公平,有助于改变赋役负担不均的情况。均田制破坏后,土地兼并剧烈,贫富分化严重,人口大批流亡。以往根据身丁纳税,势必对无地无钱的贫下户不利。两税法实行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变。
③改变了过去以“身丁为本”的征税依据,变成以“资产为宗”。意味着中唐以后,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反映了唐朝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生了重要变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④使封建国家的赋税征收在短时期内相对稳定。使过去混乱的赋役制度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对于长期战乱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弊:
①两税法表面减少税目,实际是变相扩大了税收。
②两税法以资产为宗,而资产并不容易估算。
③唐朝在两税外由额外征税,人民负担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