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

题目

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

  •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
  • 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 C、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
  • D、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唐律疏议·名例》中说:“诸八议者,犯死罪者,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诸犯私罪者,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德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请就此予以分析。


答案:
解析:
(1)这段话说明的是唐代封建贵族官员在法律上“议”、“当”的特权。
(2)“议”即“八议”,也就是对八种特权人物犯罪实行优待的法律规定。但犯“十恶”大罪的,不用此律。“当”即“官当”,也就是允许以官爵当徒罪,一般公罪比私罪加当徒一年。
(3)“八议”、“官当”的刑罚原则源于儒家的“礼有等差”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传统法律中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法律将传统伦理道德与法律相融合,实现礼与法的统一,“礼法合一”。
(4)表明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具有身份法与伦理法的特征,对官僚贵族的特殊法律保护集中体现了法律中的等级身份性质。

第2题:

写下《读景教碑书后》的中国人是()。

  • A、李之藻
  • B、钱大昕
  • C、张庚虞
  • D、韩泰华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下列句子中,名词用作谓语的是()

A、成安君,儒者也

B、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

C、公非长者

D、公,小人也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正确答案:A

第5题:

盖儒者所争,……则固前知其如此也。概括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


正确答案: 驳斥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种种指责。

第6题:

“大鹏之功,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潜夫论释难》)下列选项与材料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 B、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
  •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D、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

正确答案:B

第7题:

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

  • A、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 B、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
  • C、反对实行分封制
  • D、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

正确答案:D

第8题:

请说明下面文字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的固有特点的角度进行评析。
"诸八议者,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 下,减一等。诸犯私罪者,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


答案:
解析:
[详解]
八议是指封建贵族官僚中的八种人犯罪后,须“议其所犯”,对他们所犯罪行实行减 免刑罚的制度,表现出封建特权法律思想的鲜明特征。“八议”制度源于西周的“八 辟之议”的主张,曹魏时期“八议”正式人律,形成“八议之制”。根据《唐律疏 议?名例》中“八议”条的注疏,享有这一特权的人包括:(1)议亲,即皇亲国戚, 包括皇帝祖免以上亲,太皇太后、皇太后總麻以上亲,皇后小功以上亲。(2)议故, 即皇帝的亲密故旧。(3)议贤,即“德行”可供人效法的贤人君子。(4)议能,即具有杰出军事、政治才能的人。(5)议功,即对国家有卓越功勋的人。(6)议贵,即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以及有一品爵位的人。(7)议勤,即为国家服务极其勤劳的人。(8)议宾,即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凡属以上这八种人,犯死罪时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理,必须将其犯罪事实及应享受特权的理由上报皇帝,由皇帝交朝臣“集 议”后,由皇帝作出裁决,一般均可免除死罪;若犯流以下的罪,则可直接减一等处罚。但是犯“十恶”者不得适用八议的规定。
官当,指凡议、请、减以下的官员,犯徒以下罪,若是私罪,五品以上,一官可抵徒 刑二年,五品以下九品以上,一官可抵徒刑一年;若是公罪,则各可多当徒刑一年。 唐律还规定,凡一人有多种官爵的,可以先以高者当,再以低者及历任官当。“若罪小官大,罪轻不尽其官,则可留官收赎;若罪大官小,官不尽其罪,余罪亦可收赎。” 因官当而免官者,一年以后仍可降一级任用。
由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唐律中规定的这一整套办法,已将各级官僚贵族的特权上升为 系统、规范而详密的法律制度,办法多种多样,使得不同等级的贵族官僚犯罪时,均 可通过适用相应的法律条文来逃脱或减轻法律对自己的制裁。这就是中国传统封建法制的“身份法”特点。其源于儒家所倡导的“礼有差等、贵贱不愆”的思想,是封建伦理道德与国家统治力量的结合。

第9题: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中“出”大含义是()。

  • A、离开
  • B、出自
  • C、外露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材料一“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故曰,四民异显而同道。”“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王阳明文集》 材料二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正确答案: 时代特点: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