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烂果病的发生规律,简述综合防治技术。

题目

苹果烂果病的发生规律,简述综合防治技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苹果树轮纹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重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是在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的基础上,采用以铲除越冬病菌,生长期喷药和套袋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2题:

简述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农业防治措施: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合理施肥;适期晚播;合理密植;合理浇水。
化学防治措施:
(1)播前拌种:用立克秀(或井岗霉素、三唑酮)等药剂拌种;
(2)适期防治:在小麦分蘖末期、田间病株率10-15%时,用井岗霉素及其复配剂进行喷雾防治。

第3题:

病牛口腔及呼出气有烂苹果味,多提示发生()

A.牛烂苹果渣中毒

B.前胃迟缓

C.牛酮血症

D.牛瘟


正确答案:C
临床经过期

第4题:

简述苹果腐烂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合理施肥,合理修剪,疏花疏果。
(2)清洁果园,减少菌源。清除病枝残体,重刮皮。
(3)病斑治疗。刮治病斑,刮掉病斑外0.5cm以内的所有皮层,并在病部涂杀菌剂1—2次。
(4)药剂防治。刮除病斑后用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分别在6月下旬和11月上旬两次涂干。
(5)彻底治虫,减少伤口。

第5题:

对于苹果树腐烂病应采用哪些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应采用以加强栽培管理、培养树势为主,辅以及时治疗病斑的综合防治措施;
(1)培养壮树,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包括:
①合理施肥;
②合理修剪;
③合理排灌;
④及时中耕锄草、防治叶部病虫害、预防冻害;
(2)搞好果园清洁,包括:
①及时刮除病斑、清除病死枝、刨除病树,及时收集烧毁病残组织;
②发芽前喷4~5波美度石硫合剂,也可用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等药剂;
(3)治疗病斑,发现病斑、病枝应立即刮治或剪下烧毁。

第6题:

简述棉花烂根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一是精选良种,脱绒后含酸量小于0.15%,发芽率应大于85%;
二是药剂拌种,推广种子包衣,选用棉花防病专用种衣剂;
三是轮作倒茬;
四是播种时躲过低温多雨天气,坚持“适墒浅播”原则,播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壮苗早发。

第7题:

简述兰花炭疽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发病规律:兰花炭疽病在蕙兰兰株上发病率为最高,大于90%,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残体和枯萎的叶基苞片上越冬。分生孢子经越冬,其萌芽率大为降低,病菌借风雨和昆虫传播。次年春末、夏初天气潮湿多雨,病菌开始侵染,有伤口和急风暴雨更易感染,温度22~28℃,相对湿度90%以上,土壤PH为5.5~6时有利于病菌孢子萌发。老叶一般于4月份开始发病,新叶则从8月份开始发病。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如果整株受害严重,幼芽刚萌发时亦受侵染发病。
2、措施;栽培兰花选择空气比较流通的场所,可大大减少炭疽病的发生。但也不能太通风,因为空气太流通,湿度太小,不利于兰花生长。兰盆排放疏密应适当,绝对不能太密,以免兰叶互相交错、重叠,影响通风透气,使炭疽病菌交叉传染。温度在22~28℃以上、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最易致炭疽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因此,一定要把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此界限以下。对控温,有两种办法:一是在高温季节架遮荫网,遮去部分强光;二是向地面、墙面、花架喷水或洒水,每天3~4次,降低温度。兰花在梅雨季节、暴雨转晴或连续阴雨高温后,因高温高湿,最易暴发炭疽病。在这段时间,除做好栽培场所的通风透气外,还应尽量减少叶面喷水和兰盆浇水次数,最好停止喷水和浇水,争取把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当相对湿度过大难以控制时,也可用鼓风机或电风扇定时吹风,对控湿十分有效。炭疽病一般在春夏季开始发生,7~8月最严重,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喷药,不仅要喷叶面,更要喷叶背,这样才能彻底灭菌。对预防不力、已造成炭疽病蔓延为害并入土侵害到兰根的,光靠表面喷药已不能根治,一定要换盆换土,把整盆兰花倒出,除去旧土,剪去病叶、病根、病芽,用清水洗净,再用10000倍喷克稀释液喷叶,并浸泡兰根2~3h,取出晾干后重新用新土上盆。若再用旧兰盆,一定要清洗,浸泡农药消毒,并曝晒1天。也可在新叶抽出时,定期定时交替喷药,50%多菌灵500倍,50%克菌丹500倍液,50%苯菌灵1500倍,0.5%~1%等量式波尔多液,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10天1次,共4-5次

第8题:

简述大豆烂杆是什么病?发病后再防治还有用么?如何预防烂杆病的发生?


正确答案: 为了预防大豆菌核病的发生,防治的重点是减少菌源,防止初侵染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轮作与邻作。因菌核病菌寄主范围广,除忌重茬种植外、还不宜与向日葵、油菜、小杂豆(红小豆、芸豆等)、麻类等作物连作或相邻种植,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发病田应在收获后进行耕翻,消灭病株残体上的菌核以及将地表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并将病残体拉出田外,减少病源。
(3)中耕培土,减少菌源。大豆出苗后及时中耕培土,这不但可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或将菌核萌发的子囊盘切断,减轻病情,又可以促使大豆侧生根形成,减轻根腐病危害。
(4)药剂防治
一般于大豆2~3片复叶期,每公顷喷施25%施保克1050~1500毫升或40%菌核净750~1050毫升或50%农利灵1500毫升或50%速克灵1500毫升+0.13%康凯30~45克或益微300~450毫升+米醋1.5升,7~10天后再喷一次。若田间水分差,喷药时间适当推迟。

第9题:

简述粘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发生规律,粘虫在北方不能越冬,通常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迁入我省,6月上、中旬幼虫进入3-4令始盛期危害,6月下旬至7月初进入盛期,然后化蛹羽化迁回南方。
防治措施,
⑴诱杀成虫,
⑵谷草把诱蛾产卵,
⑶化学防治(幼虫2-3龄期,90%晶体敌百虫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3000-4000倍喷雾)。

第10题:

简述桃蛀果蛾与桃蛀野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1)农业防治翻耕土地,地面药剂处理;园内种植向日葵、杂交高粱,诱集桃蛀野螟成虫产卵,集中喷药杀灭;束草诱杀8月上旬开始,在主干上刮10cm宽带,用草缠一圈,或捆麻袋片,诱集幼虫入内越冬。冬后取下烧毁。
(2)生物防治将昆虫病原线虫施入土壤,可控制地下阶段生活的蛀果害虫。释放赤眼卵蜂,保护甲腹茧蜂、齿腿姬蜂等寄生蜂,利用白僵菌防治脱果幼虫等。
(3)物理机械防治果树生长季节园内设置黑光灯、糖醋液或性诱捕器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以前果实套袋,可有效地防治蛀果害虫;及时摘除虫果,能大大减少害虫基数,减轻后边的危害;早春刮除树干的老翘皮,可消灭其中的越冬虫体。
(4)化学防治药剂防治蛀果害虫的关键是喷药时间。一般在发蛾高峰期和卵孵化期,若达到防治指标即喷药防治。可用药剂为:95%巴丹、30%桃小灵、25%灭幼脲3号、25%果虫敌或20%灭扫利、40%马拉硫磷或青虫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