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的传播方式为()。

题目

稻瘟病的传播方式为()。

  • A、雨水传播
  • B、空气传播
  • C、昆虫传播
  • D、农事活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播。()


答案:正确

第2题:

(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4)①选取的 是抗稻瘟病纯合子

②抗螟基因与抗稻瘟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第3题:

人际传播方式的初始阶段为()。

A体验传播

B口碑传播

C广告传播

D公关传播


参考答案:B

第4题:

稻瘟病的病征为()。

  • A、霉状物
  • B、粉状物
  • C、菌脓
  • D、点状物

正确答案:D

第5题:

疟疾的传播方式为:()

  • A、虫媒传播
  • B、粪口传播
  • C、血液传播
  • D、空气传播

正确答案:A

第6题:

稻瘟病的症状。


参考答案: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有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
苗瘟:发生在3叶期以前。初期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有灰黑色霉层。
叶瘟:发生在3叶期以后。随水稻品种抗病性和天气条件的不同,在叶片上产生不同的病班,可分四种类型:
(1)白点型:为初期病斑,白色,多为圆形,不产生分生孢子。在感病品种的幼嫩叶片上发生时,遇适宜温湿度能迅速转变为急性型病斑。
(2)急性型:病斑暗绿色,多数尽圆形,针头至绿豆大小,后逐渐发展为纺锤形。正反两面密生灰绿色霉层。在温湿度适宜及感病品种的条件下,很易引起病害的流行。
(3)慢性型:典型的慢性型病斑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向外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背面也产生灰绿色霉层。慢性型病斑自内向外可分为崩溃部、坏死部和中毒部。
(4)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点,多局限于叶脉间,中央为褐色坏死部,外围为黄色中毒部,无分生孢子,常发生在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上。
节瘟:稻节上有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造成茎秆弯曲。
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扩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有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稻瘟病其诊断要点是病斑具明显褐色边缘,中央灰白色,遇潮湿条件,病部生灰绿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第7题:

甲虫传播的真菌病害中,最突出的例子是()。

  • A、稻瘟病
  • B、小麦赤霉病
  • C、棉花枯萎病
  • D、洋榆疫病

正确答案:B

第8题:

疟疾的传播方式为

A、血液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哺乳传播

E、按蚊传播


参考答案:E

第9题:

近年来,我国稻瘟病的发生比较严重,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治稻瘟病?


正确答案: 1、消灭越冬菌源:(1)及时处理带病的稻草:在大田80℃的水浸泡秧把;稻草充分沤烂腐熟后还田作肥料。2)种子处理:1%的抗菌剂“401”1000×48h浸种,80%的抗菌剂“402”8000×2~3d浸种;福尔马林闷种(稻谷浸20m~30m后淋浇药液(谷种与药液为100:20)后堆置,薄膜覆盖3h(洗净后浸种催芽)和浸种(冷水预浸,吸饱水而未露白时取出凉干,用2%福尔马林液进行处理)。
2、药剂保护:施药适期;药剂种类(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富士1号、可瘟散乳剂等)
3、栽培防治:合理施肥灌水。
4、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5、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增强抗病力。

第10题:

某地块今年种植水稻得稻瘟病,明年种水稻肯定还会得稻瘟病。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