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作品中,作者为黎锦晖的有()

题目

下列作品中,作者为黎锦晖的有()

  • A、《三蝴蝶》
  • B、《葡萄仙子》
  • C、《阿丽思小姐》
  • D、《四季的风》
  • E、《长生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渔光曲》是中国电影20世纪30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曲作者是(  )。

A.马思聪
B.贺绿汀
C.黎锦晖
D.任光

答案:D
解析:
《渔光益》是电影《渔光曲》的主题曲,由安娥作词,任光谱曲,作于1934年。这首歌深情地唱出了旧社会时期长年漂泊在海上的穷苦渔民的艰辛劳动生活。真实地反映了渔民们愁苦困顿的心情。为了写好这首歌。任光特意到长江的入海口吴淞口,观察渔民们捕鱼劳作。根据体验,他为这首歌创作了表现海浪起伏的特定节奏,突出了船歌的风格。A选项马思聪是20世纪40年代的作曲家;B选项贺绿汀是20世纪30年代的作曲家:C选项黎锦晖是20世纪20年代的作曲家。

第2题:

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是()

  • A、熊佛西
  • B、黎锦熙
  • C、瞿秋白
  • D、黎锦晖

正确答案:D

第3题: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作品有()。

A、《小小画家》

B、《兄妹开荒》

C、《可怜的秋香》

D、《麻雀与小孩》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简述黎锦晖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正确答案: 作曲家、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家,湖南湘潭人。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学习演奏民族乐器。并系统的观摩和学习京剧、北方曲艺、钻研汉语。在上海创办《小朋友》周刊;创办了中华歌舞专科学校。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素养和汉语音韵学功底,在“五四”运动后的十年间,为改进普及音乐教育及推广国语,创作了十二部儿童歌舞剧和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这些作品词曲通俗流畅,适合儿童演唱表演,被当时的中小学采用为音乐教材,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自己的创作激情和艺术天才,给传统的乐舞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校园乐舞教育的先声,为中国早期儿童歌舞创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5题:

我国现代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是()。

  • A、黎锦熙
  • B、黎锦晖
  • C、郭沫若
  • D、熊佛西

正确答案:B

第6题:

清唱剧《长恨歌》的作者是()。

  • A、青主
  • B、黎锦晖
  • C、赵元任
  • D、黄自

正确答案:D

第7题:

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是()

  • A、《小小画家》
  • B、《葡萄仙子》
  • C、《麻雀与小孩》
  • D、《乐明之夜》

正确答案:A

第8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幼儿歌舞剧的有()。

A.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

B.黎锦晖的《三蝴蝶》

C.沈慕垠的《老公公种红薯》

D.金近的《兔妈妈种萝卜》

E.柯岩的《照镜子》


参考答案:ABDE

第9题:

我国最早出现的幼儿戏剧《麻雀与小孩》的作者是().

  • A、老舍
  • B、黎锦晖
  • C、包蕾
  • D、金近

正确答案:B

第10题:

黎锦晖


正确答案:他是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为改革学校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而热心从事儿童歌舞创作。20年代他共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和24部儿童歌舞表演曲,以及数量众多的歌曲、舞曲等,特别是他的儿童歌舞音乐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可怜的秋香】等,这些作品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其后的数十年一直在全国广泛地流传着,为我国歌剧音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