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题目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关于意境的分类方法。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道出了作者历经战乱,特别是目睹安史之乱后京城的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花草与鸟儿因人的心情而有了泪与惊,这就是“有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作者自己虽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藏而不露,一切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去体会。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无我”只是就表面境象而言,并不是没有情感和倾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提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观点的刘熙载()


答案:错
解析:

第2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属于王国维所说的()

  • A、有我之境
  • B、无我之境
  • C、有我无我之境
  • D、无我有我之境

正确答案:B

第3题:

提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观点的是刘熙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王国维所说的()

  • A、有我之境
  • B、无我之境
  • C、有我无我之境
  • D、无我有我之境

正确答案:A

第5题:

近代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据此,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

  •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B、片云于共远,永夜月同孤
  •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举例说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
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两种类型,最初是由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所谓"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而"有我之境"中的"我"则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于艺术意象中。在艺术品中,"有我"与"无我",以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方式,创造着各种各样的艺术意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在东西方表现方式不同,西方艺术中物与我一般是对立的;而中国艺术则强调物与我的交融。

第7题:

根据王国维的意境理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属于()

  • A、无我之境
  • B、有我之境
  • C、造境
  • D、写境

正确答案:B

第8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________________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________________也。有我之境,________________,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________________,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在上述文字划横线处依次填入下列词语,排列正确的是:
①有我之境
②无我之境
③以物观物
④以我观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和第二空。根据后文“有我之境,________________,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________________,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知,“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泪眼”“孤馆”情感表达比较直白,故属于“有我之境”,第一空应填入①有我之境,第二空应填入②无我之境,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有我之境”“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可知,有我之境是以我为出发点观察其他事物的,故第三空应填入④以我观物,排除A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四空。根据“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知,无我之境是以物为主的,故第四空填入③以物观物,符合文意。

第9题:

“从‘有我之境’转向‘无我之境”,是评沦家李庆西对()文学艺术特点的归纳。


正确答案:寻根

第10题: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正确答案:所谓有我之境,是把我之主观色彩、我的强烈情感投射到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之中。无我之境不应理解为画面中没有人在,没有作家的情感在,而是指我的感情消融在自然景物之中,物我交融,物我两忘。二者一主观一客观,一动一静,一宏壮一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