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代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学研究的状况如何?

题目

二三十年代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学研究的状况如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20年低是我国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创办了一批大学新闻系科,出版了一批中国人自撰的新闻学著作。继1918年北京大学创立了我国最早的新闻学研究会之后,国内许多大学纷纷办起了新闻系科。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设立了新闻系,这是我国大学设立的第一个新闻系。1921年厦门大学设立新闻科。1923年北京平民大学设立新闻系。1924年北京民国大学、政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分别设立了报学系新闻系。1925年上海南方大学、国民大学均设立了新闻系。1926年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设新闻科(3年后正式成立新闻系)。此外,沪江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等都开设了新闻课程。大学新闻系一时成了热门的科系。
这个时期新闻学教育的特点是:1.授课的基本内容仅限于报学,而未涉及其它的新闻学门类;2.教材大都受欧美新闻学观点的影响;3.教员大都由有实践经验的著名记者和编辑担任,因而新闻教育事业的同时,新闻学术团体的新闻学刊物也获得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上海国民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学生组织的上海报学会(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师生组织的复旦大学新闻学会,出版过《新闻世界》季刊和《明日的新闻》半朋刊;著名报人黄天鹏等人组织的北京新闻学会和中华全国新闻学会(1927年),前者出版过《新闻学刊》(1929年1月改名《报学杂志》),后者出版过《纽斯》周刊。1931年10月,党领导的中国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曾试图建立无产阶级新闻学,但这一愿望未能实现。1938年,范长江等人在汉口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出版了《新闻记者》期刊。
随着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团体的发展,许多著名报人纷纷著书立说,出版了一批新闻学专著。除第40题中介绍过的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外,这个时期出版的比较著名的新闻学著作还有: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黄天鹏的《新闻与新闻记者》、《新闻文学概论》、《新闻学名论集》、《新闻学概要》,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伍超的《新闻学大纲》,梁士沌的《新闻学概观》,刘觉民的《报业管理概论》,杜超彬的《新闻政策》,周孝庵的《如何编辑新闻》,蒋裕泉的《实用广告学》,伍应衡的《中国报纸研究》,胡道静的《上海的日报》、《上海的定期刊物》、《上海新闻事业的发展》,谢六逸的《新闻教育之重要及其设施》,张继英的《大学新闻系之组织》等。,这批著作,涉及新闻学研究的名个领域,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学的完整形成作出了贡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机构是()

A.中国新闻学会
B.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C.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
D.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

答案:B
解析:

第2题:

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

A.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B.上海新闻研究会

C.中国青年记者学会

D.武汉新闻研究


正确答案:A

第4题:

新闻学划分为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我国早期采用横排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是()。

  • A、《新闻学刊》
  • B、《新闻研究》
  • C、《平民大学报学系报刊》
  • D、《新闻周刊》

正确答案:D

第6题: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其创办的刊物是()

  • A、《新闻周刊》
  • B、《新闻研究》
  • C、《新闻战线》
  • D、《新闻学》

正确答案:A

第7题:

新闻学研究的对象及研究的范围


正确答案: 新闻学究的对象是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新闻学的研究氛围从普遍到个别,从宏观到微观,从世界到中国。新闻传播现象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包括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即通常所说的新闻和新闻事业。新闻传播活动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包括新闻传媒对新闻信息的采写编播过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反馈的过程,新闻事业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人才培养的过程,

第8题: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其创办的刊物是()

A.《新闻周刊》
B.《新闻研究》
C.《新闻战线》
D.《新闻学》

答案:A
解析:

第9题: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被蔡元培称赞为“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的是()。

  • A、《新闻学总论》
  • B、《新闻学大意》
  • C、《中国报学史》
  • D、《实际应用新闻学》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