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子痫的急救护理措施。

题目

简述子痫的急救护理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原则。


参考答案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2.清楚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4.特异解毒剂的应用;5.对症支持治疗

第2题:

简述急性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答案:
解析:
(1)快速脱水治护,并观察脱水的效果。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4)紧急术前准备。

第3题:

简述先兆子痫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护理诊断:①知识缺乏:缺乏对妊高征处理的相关知识②有母儿受伤的危险:与子痫发作时病人意识丧失有关③焦虑:与担心高血压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有关护理措施:①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②指导病人摄入足够的水和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及足够蛋白质的摄入③硫酸镁的用药护理④重度妊高征患者,保持病情稳定、预防子痫发生,为分娩做好准备①将病人安排在安静、光线较暗的病室,医护活动尽量集中②准备下列物品:呼叫器、放好床档防坠床、急救药物用物、产包。

第4题:

子痫发作时,首要的护理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中暑的急救护理?


正确答案: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使病人仰卧,头部抬高,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 
(3)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以促使血液循环将体内热量带至体外散热。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全身至皮肤发红,每10~15分钟测量一次体温。也可采用针刺法(人中、大椎、百会等穴位)。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无恶心、呕吐,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署。
(5)如发现呼吸困难,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6)一旦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及时给病人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还应重点记录病人的出入量,随时测量病人的体温。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及时送往医院及进一步治疗。

第6题:

休克病人的社区护理急救措施?


正确答案:(1)病人去枕平卧,必要时可以将病人的双下肢抬高约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2)尽快处理活动性出血(3)松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疼痛,并注意保暖(4)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瞳孔等情况,并及时观察病人的出血、尿量、皮肤、肢体温度及意识情况(5)在抢救的同时,询问家属病人的发病原因,及时针对原发病因采取急救措施(6)待病人病情稳定后,立刻送医院抢救。

第7题:

简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立即停药,使患者就地平卧。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患者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
(3)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4)抗过敏.
(5)纠正酸中毒和遵医嘱给子抗组胺类药物。
(6)如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注意保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患者未脱离危险期前不宜搬动。

第8题:

鼻出血的社区急救护理的措施包括?


正确答案:鼻腔内用敷料紧实填塞,压迫止血。病人取半坐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液误吸,必要时吸氧,并尽量确定原因,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昏迷病人的社区护理急救措施:(1)对昏迷者,首先应呼唤病人(2)让病人采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松开病人的衣领及腰带,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去掉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 (3)及时评估及了解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做好记录,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急救措施(4)及时处理病人的症状,同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补充液体(5)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立即送医院。

第9题:

急性腹痛急救护理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2)在未明确诊断前,应禁食、禁水,禁用止痛剂,禁热敷。
(3)在送医院的途中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第10题:

简述院前急救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体位:轻症病人取舒适体位,休克患者取中凹位,昏迷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
(2)注意保暖,心理护理,减轻压力
(3)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尽可能使用留置针,认真执行医嘱,慎对口头医嘱
(4)松解或去除病人衣物:拖上衣法(先健侧后患侧,危重者可直接用剪刀剪开为急救争取时间);拖长裤法;脱鞋袜法(固定住踝部以减小震动,向下再向前顺脚方向脱下);脱除头盔法(用力将头盔的边向外侧掰开,解除夹头的压力,再将头盔向后上方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