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间隙乙酰胆碱消除的方式是()A、被AchE灭活B、被COMT灭活C、被MAO灭活D、被磷酸二酯酶灭活E、被神经末梢重摄取

题目

突触间隙乙酰胆碱消除的方式是()

  • A、被AchE灭活
  • B、被COMT灭活
  • C、被MAO灭活
  • D、被磷酸二酯酶灭活
  • E、被神经末梢重摄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进行CFT试验时,要对被检血清进行灭活补体,但不同动物血清的补体灭活温度是( )。

A、65℃

B、56℃

C、37℃

D、相同的

E、不同的


正确答案:E

第2题:

关于HIN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56℃30分钟被灭活

B. 22℃30分钟被灭活

C. 各种化学消毒剂对HIV均无灭活作用

D. 紫外线对HIV有灭活作用

E. 各种抗生素可灭活病毒


参考答案:A

第3题:

去甲肾上腺素()

A、是所有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

B、与多巴胺合成过程相同

C、对突触前、后膜都可发挥调节作用

D、作为递质,其灭活途径主要经过血液带走,在肝肾等组织被COMT和MAO破坏失活

E、作为递质,发挥作用后,主要在突触间隙内被COMT灭活


参考答案:C

第4题:

去甲肾上腺素在体内消除的主要途径是

A、被MAO破坏

B、被COMT破坏

C、被AchE破坏

D、被神经末梢重摄取

E、经肾脏排泄


参考答案:D

第5题:

乙酰胆碱的灭活主要是

A、酶解

B、再摄取

C、弥散

D、MAO分解

E、COMT分解


参考答案:A

第6题: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凡能破坏病毒成分和结构的理化因素均可使病毒灭活

B. 灭活的病毒不能保留其抗原性

C. 灭活的病毒仍可保留红细胞吸附的活性

D. 灭活指病毒已失去传染性

E. 乙型肝炎病毒需加热100℃10分钟才能被灭活


参考答案:B

第7题:

关于去甲肾上腺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正性肌力作用

B.兴奋α受体

C.兴奋β1受体

D.兴奋β2受体

E.被MAO和COMT灭活


正确答案:D

第8题:

在进行CFT试验,要对被检血清进行灭活补体,但不同动物血清的补体灭活温度是

A、65℃

B、37℃

C、56℃

D、相同的

E、不同的


参考答案:E

第9题:

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的下列哪项作用不同

A:对心率的影响

B:正性肌力作用

C:兴奋α受体

D:兴奋β受体

E:被MAO和COMT灭活


正确答案:A
解析:常见错选兴奋β受体。二者均兴奋β受体,但去甲肾上腺素对β受体兴奋比肾上腺素弱,对α受体几乎无兴奋作用,二者有一定区别;备选答案中对心率的影响二者是截然不同的,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去甲肾上腺素却因血管收缩而反射性地使心率减慢。

第10题:

下列关于狂犬病毒抵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耐热
B.不耐寒
C.易被紫外线灭活
D.40℃1小时可灭活
E.甲醛不易将其灭活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